在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山东省宁阳县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从百姓生活的“小切口”入手,成功破解诸多难题,为文明新风尚的传播搭建起坚实的桥梁。
婚俗改革领域,“红娘团”成为传播新风的关键力量。在文庙街道河滨社区的“邵梅说媒”工作室,一场别开生面的“遇见春天·缘定此刻”交友联谊活动热闹非凡。社区党委书记邵梅介绍道:“现在不少年轻人工作忙、社交圈子窄,找对象成了难题,家长们也跟着着急。我们成立这个工作室,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相识相知的平台。”活动现场,200余名适龄单身青年及家长齐聚一堂。青年们在互动游戏中渐渐熟悉,家长们则在一旁仔细了解着每位青年的情况。截至目前,已有860余人在工作室报名,近20对青年成功牵手。
工作室成员不仅牵线搭桥,还积极宣传文明婚俗。前来参加活动的李钰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结婚就要办得风风光光,通过和工作室的老师们交流,我才明白,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携手相伴,不必要的铺张浪费真的可以摒弃。”
殡葬改革也是宁阳县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葛石镇夏庄村,村民王爱国父亲的葬礼上,一场追思会代替了以往的大操大办。村民王大爷回忆道:“以前办丧事,又是请吹鼓手,又是烧纸扎、摆酒席,一场下来花费过万,劳心又劳力。现在好了,追思会既简洁又庄重,大家都轻松不少。”
为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宁阳县印发相关意见,全县581个村居成立了由村两委主导的红白理事会,党组织书记担任会长。通过多项举措,村集体购置办丧用具免费提供给村民,平均每场丧事可减少非必要支出约8000元。
在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宁阳县还注重文化的引领作用。夜幕降临,乡饮乡宁家庄村的移风易俗文化惠民活动热闹非凡。台上,演员们通过朗朗上口的音乐快板和幽默风趣的小品,向群众普及移风易俗政策。
宁阳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文艺骨干创作编排了《反对大操大办》等30余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这些作品以短平快的形式,在“小剧场”中广泛演出,将文明新风的理念传递到群众心中。
“通过开展小戏小剧巡演,‘面对面’地将移风易俗的文明理念深深植入群众心中,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有效推动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推进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宁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张鹏说。
不仅如此,宁阳县还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统筹“台、报、网、微、端、抖”全媒体传播矩阵,开设“移风易俗”专题专栏,累计推送移风易俗宣传信息3万余条,总阅读量和播放量超百万次,刊播移风易俗经验做法60余期。
宁阳县从婚俗、殡葬、文化等多个“小切口”发力,让文明新风吹遍全县每一个角落。(柳岩、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