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各村再次掀起植树绿化的高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志愿者纷纷来到生产路两侧、坑塘沟渠边、村内空闲地进行植树绿化,只见他们一人扶苗、两人培土,一丝不苟地栽下一棵棵充满希望的树苗,既为建设绿色生态的宜居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又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渠道。
在位于伏山镇西代村的“西代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种植区放眼望去,一幅“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的景象立即映入眼帘,刚刚栽植的万余棵树苗与田间的趟趟拱棚交相辉映,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色”。
“今年,我们通过‘三资’清理,按照‘树随地走’的原则,将田间道路两侧的1.5万棵树穴统一发包给13家大户,既避免了因树木遮阴造成的地邻矛盾,每年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伏山镇西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尚秋介绍。
在全镇唯一被授予“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的后石梁村,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的景色,森林公园式的村居环境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村居住。
“对于镇林业部门来说,每年的植树绿化虽然是一件老生常谈的工作,但是必须结合实际用心干,才能避免‘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尴尬。”据伏山镇林业站站长陈荣学介绍。伏山镇地处大汶河南岸,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既适宜发展蔬菜产业,也适宜开展植树绿化。近年来,伏山镇围绕乡村振兴,在持续开展“绿满伏山美丽家园”建设行动中,探索设施了“三关”工作法,严把组织、指导、管护三个关键环节。
组织关,就是按照“人均三棵树、美丽又增收”的工作要求。指导关,就是镇林业部门发挥栽植、管理技术优势,每年春节前就指导各社区村结合实际,提前谋划植树工作,明确栽植地点、苗木品种及数量;年后立即深入各村指导开展点、线、面全域绿化,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管护关,就是按照‘三分栽、七分管’的理念,坚持大户合作与群众承包相结合,按照‘谁承包、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做好绿化的投资、栽植和管理,比如,堽城坝村引进青岛大千园林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对废弃坑塘,进行绿化美化,打造汶禹园林旅游景观,实现了多方受益。”
“这些年,全镇每年植树绿化都在20万余棵,成活率90%以上,2019年被评为‘泰安市森林乡镇’,目前现有‘国家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乡村’1个,‘市级森林乡村’4个,已连续8年举办了全县林业现场会。”伏山镇分工负责人邵会军表示。(周振龙、邵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