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人民医院产科联合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妊娠合并罕见葡萄胎的高危孕妇。患者孕17周产检发现胎盘明显增厚,呈蜂窝状,完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考虑妊娠合并葡萄胎。面对病情凶险的挑战,团队通过科学研判、多学科协作与精细化处理,帮助患者安全完成引产,术后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下降,有效规避恶性病变风险,再次彰显医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病情复杂,妊娠遭遇葡萄胎抉择刻不容缓
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而妊娠合并存活胚胎的葡萄胎病例更为罕见,发生率为1/(22000~100000)次妊娠,临床处理极具挑战。该患者孕早期即出现反复妊娠剧吐、腹痛等症状,经超声及血HCG检测确诊为葡萄胎合并妊娠。由于孕周偏小、胎儿存活概率极低,且随时可能引发大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或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如何保障患者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研判,多学科联动与时间赛跑
医院迅速启动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由产科牵头,联合妇科、超声科、输血科、麻醉科及血管外科组成MDT(多学科诊疗)团队。通过高频次超声动态监测、磁共振精准评估病灶范围、实时追踪血HCG变化,团队全面评估风险,最终制定了“终止妊娠,预防恶变”的个体化方案。针对引产中可能出现的胎盘滞留、子宫穿孔、大出血等风险,团队模拟推演多项应急预案,确保救治全程无缝衔接。
化险为夷,精细化操作护航引产安全
在充分准备后,团队为患者实施宫腔注射利凡诺引产及吸宫术,术后宫腔内容物送病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血HCG值从峰值 >49万mIU/ml迅速下降,后续将通过规范化疗及随访消除隐患。
“每一次救治都是对技术与责任的双重考验”,济南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李慧强调,此案例为早孕期复杂葡萄胎的临床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医院将继续深耕高危妊娠领域,以技术创新守护女性生育健康。
(来源:济南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