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十楼的采集室内,一场延续生命的无声接力正有序展开。该院耳鼻咽喉科博士后医师季炜静卧在采集床上,经过数小时的精准操作,淡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入储血袋——这袋承载生命希望的"火种",即将通过中华骨髓库紧急调配的绿色通道,在24小时黄金救援期内跨越山河,为远方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之光。
季炜医生也成为全国第19592例、山东省第1650例、济南市第1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齐鲁医院第三例成功捐献的医务工作者。
季炜医生的这次捐献义举,源于一通偶然却又注定的来电。2024年12月初,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正在手术室忙碌,接到了中华骨髓库北京管理中心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高度吻合。尽管临床工作十分繁忙,季炜医生还是在收到这一消息后,立刻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高分辨率配型复核和体检,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场挽救生命的行动中。
早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读本科时,季炜医生就深刻认识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血液病患者的重大意义,此后多次参与无偿献血。2020年,他在北京友谊医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通过无偿献血活动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正式加入中华骨髓库,为今天的捐献埋下了爱心的种子。
作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季炜日常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任务,但为保障捐献顺利,他主动调整工作节奏,在院方支持下严格遵循健康管理要求。采集当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欣平、副院长彭军,历下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刘伟,以及医院工会、护理部、科室负责人等专程前往采集室慰问。张欣平高度赞扬季炜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面对赞誉,季炜表示:“很荣幸能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去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甚至可能是一个家庭。祝愿他/她早日康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人,关爱社会。也希望他/她也能够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推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据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长期支持公益事业,近年来已涌现多例医务工作者造血干细胞捐献案例。此次捐献全程由历下区红十字会与医院血液科团队提供专业保障,再次彰显了齐鲁医院“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精神传承。(冯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