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庆云:350余名“云老师”呵护青少年成长
中国网 2025-02-20 11:36:32

近年来,德州市庆云县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打造“云沐心”工作品牌,构建“1+8+78”三级体系,350余名“云老师”携手呵护未成年人心灵之光花。

突出一体联动,顶层设计夯实“云沐心”发力点

资源一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共享机制,整合教体部门专业师资、群团部门家庭教育和卫健部门专业医疗等各自优势资源,集中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政策、资金、人才、设施等各方面支持,形成合力。

功能一体。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合性心理工作站,配备个案室、小组活动室、多功能宣讲室、VR体验室、非遗科普室等功能室10余处,汇集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评估、家庭治疗,情景体验等功能,提供全流程、多方位、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人员一体。县教体局心理研究室是德州市唯一有编制专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室,专职人员3人,组建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志愿者共计350余人的师资队伍,对外统一以“云老师”名义开展工作。定期聘请专家对心理教师和志愿者开展培训,同时根据团队成员职责进行考核监督。

突出同频共振,拓展服务找准“云沐心”着力点

线上搭平台。开通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7088355和“云沐心”QQ咨询号,连续为500余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心理疏导好转率90%以上。开通“云城心桥”微信公众号,多方位多角度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知识,录播150余期,累计播放量达100余万次,让更多人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线下建阵地。成立“云城沐心”读书会,召集老师、家长、未成年人参与共读,通过浸润式学习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截止目前已开展60余期,参与家长、老师1000名,30余所中小学成立分会。组织开展家长大学培训、家庭教育亲子研学实践服务等特色主题活动,提供心理疏导、科普宣传、团体咨询、专业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多角度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非遗添活力。结合庆云县非遗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和学生需求,推出全环境立德树人动画片《海岛金山传奇》和原创儿童剧《少年玄奘》,以未成年人更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打造治愈、有趣、有文化的动画IP,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AI数字人“江流儿”,通过情景对话、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年龄展开定制化的聊天,温暖未成年人的心灵。

突出三级架构,织密网络夯实“云沐心”落脚点

县级统筹驱动。建立1处县级“云沐心”工作总站,联合出台《庆云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整体架构。组建心理健康辅导和家庭教育宣讲团巡回宣讲260余场次,为26.3万人次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家校共育、亲子家庭等专业指导,实现全县8万名学生全覆盖。推出“三帮一”扶贫助学项目,即由一名干部扶志、一名教师扶智、一名社会爱心人士扶贫共同结对帮扶,从学龄前到大学全程给予亲情陪护、心理教育辅导和物质救助,累计发放助学金1543.82万元,帮扶学生783人。受助学生中,先后有164人考入高中,118人考入中专,193人考入大专院校,90人从大专及以上院校毕业并实现就业。

社区赋能联动。建立8处城市社区“云沐心”工作室,吸纳心理咨询师、道德模范、文化能人等志愿者积极参与,开辟亲子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阵地,开展“雏鸟栖西课堂”“金山瓷刻非遗课堂”“我与心灵说说话”“阳光心情公开课”等各类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阳光心态。渤海路街道新兴社区居民杨连印是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书香之家、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后16年从事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连续8年举办暑期夏令营,有120余名因心理问题辍学的儿童在杨连印的疏导下重返校园。

学校全面推动。建立78所中小学“云沐心”校内辅导室,设置心理咨询专室、沙盘游戏治疗室和宣泄室等功能室,开通“云沐心信箱”和“云沐心热线”,开展“三访”活动,即通过“量表筛查普访”“心理委员随时观察谈访”“百名教师访万家全员家访”等活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刘玉、马俊良)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