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联动,书写新时代“双城记”
中国网 2025-02-11 16:20:42

在山东“新春第一会”的议程中,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被赫然列为十大重点改革领域。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两大都市圈高效协同发展迈上新高度。

济青都市圈,涵盖了济南、青岛这两座山东的“双子星”,以及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潍坊(部分)、日照(部分)、烟台(部分)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间的协同联动,不仅意味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意味着产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

济南,作为底蕴深厚的省会城市,承载着全省的政治、文化与教育中枢功能;而青岛,则以其活力四溢的沿海开放形象,凭借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两座城市格局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近年来,山东建立协同联动“共推”机制、科创资源“共享”机制、产业体系“共建”机制、基础设施“共联”机制。济南和青岛,这两座“双子星”城市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双城记”。

首先,济青都市圈在探索基础设施“共联”机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济青中线全线贯通,多条公路大通道直联直通;高铁运行图不断加密调整,济南青岛间列车平均约15分钟一趟,便捷的交通为两地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布局上,济南与青岛也形成了紧密协作。济南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而青岛则着力打造现代海洋、智能家电等产业集群。通过协同联动改革,两地产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科技创新协同是济青联动改革的又一亮点。济南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级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人才和智慧资源;而青岛则以强大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应用优势著称。两地科技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为济青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化层面,济青两地各具魅力、交相辉映。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趵突泉、大明湖等文化景观星罗棋布;而青岛则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欧式建筑和啤酒文化闻名遐迩。两种文化特质,恰似DNA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彼此成就。两地通过共同挖掘和传承齐鲁文化的精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如今,济青都市圈的协同联动改革已扬帆远航,“双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2025年,济青轴带(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5.5万亿元,常住人口将达4300万人。

展望未来,济青都市圈将继续发挥双引擎作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不仅将促进两地经济、轴带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更将为山东乃至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济青联动,未来已来!(贾少华)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