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跨黄河:济南起步区加速核心同城化 从“桥”见幸福开始
中国网 2025-01-26 14:09:07

济南起步区位于黄河两岸,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次倾降。架起浮桥、渡船往返,曾经,黄河对岸看上去这么近,想要跨过去却那么远。

2024年11月23日,全国首座五位一体多功能“超级”交通综合体工程——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主线正式通车,济南携河北跨增添两座新通道,济南跨黄通道达到21处;

2024年12月13日,济南国际标准地项目济太路实现全路段通车实现全路段通车,作为一条连接城市组团、重要枢纽或重要客流的走廊轴线,为周边重点园区建设运营及交通运输提供更多条件支撑;

无独有偶。2025年元旦,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施工现场,开挖直径17.5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正在山东济南黄河北岸地下35米深处全速、平稳推进。

“曾经感觉那么远,如今发现这么近。”在黄河边生活了70多年的崔红军在黄河公路大桥的桥下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年轻的时候想去趟黄河北,还得排队过浮桥。”崔红军回忆,在济南主城区的居民印象中,北岸与南岸虽然只一河之隔,但早年间却感觉像是两个地方。

跨黄桥隧的建设和加密,正逐渐抹除黄河天堑带来的时空距离。黄河两岸通道更多了,联系更密了,距离更近了。

一个起步区,一座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一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济南起步区布局这么多跨黄桥隧,究竟有何深意?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沿江沿河的大中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都把“过河”放在重要位置。

同为沿黄省会城市的河南郑州,先后建成了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刘江黄河大桥、郑新黄河大桥等多座跨黄大桥,不仅提高了郑州的城市交通效率,也促进了郑州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黄河流域上游省会城市兰州,地跨黄河两岸,黄河相当于城市内河,过黄交通承担着兰州城区日常交通出行的任务。数据显示,兰州市目前已建成26座跨黄桥隧,数量位于沿黄城市前列。

南京的跨江桥隧建设起步较早,规模宏大。目前,南京已建成多座跨江大桥和隧道,如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等。这些桥隧工程的建成,完善了南京的城市交通网络,同时也促进了南京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由此可见,携河北跨的济南,如同兰州等其他沿河沿江城市一样拥河入城,跨黄桥隧的建设将为济南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便于济南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黄河两岸的土地资源,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合理利用。

自2024年11月,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通车后,济南“四桥四隧”中的桥梁全部通车;“四桥四隧”中的隧道目前已通车一处,三处正在建设。

跨黄桥隧为黄河新城与主城区的联系提供了通道,新城内部建设在成形起势中也是关键一环。

目前,济南市规划建设跨黄通道共34处,包括28座大桥和6座隧道,规划数量和密度位于沿黄城市之首。其中,济南起步区42公里范围内有跨黄通道19处(13桥6隧),已建成11处,在建3处,规划建设5处,平均2.2公里1处,密度与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沿河发展城市相当。

2025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加快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黄岗路穿黄隧道建设,补充部分区域的跨黄交通空白。

其中,黄河大道二期工程素有“黄河北经十路”之称,串联起大桥、崔寨等组团,与黄河大桥新桥、黄河凤凰大桥等多处跨黄通道连接,是起步区的动脉通道。

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I期)项目东起高新区航天大道与县道012交叉口,向西下穿黄河后止于西岸起步区马店村,全长3888米,作为串联黄河两岸的骨干线,是山东省、济南市重点项目,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出行、搭建城北片区骨架路网起到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该隧道计划2027年10月建成通车。

黄岗路穿黄隧道位于西部城区,从二环北路向北穿越黄河,接入起步区路网,连接起改扩建后的国道309。目前,17.5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正在全速推进,截至2025年1月初,月进尺(盾构机每月掘进的距离)突破426米,刷新17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最快世界纪录。该隧道计划2026年10月建成通车。

另一处正在建设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北延工程目前已实现双线贯通,开创了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大型水库、一级水源地的先河,计划在2025年7月前建成通车。

黄河桥隧的布局,对促进济南起步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不仅带动北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主城区进一步集聚资源、转型升级、增强吸引力。

做强做优做大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才能成为沿黄城市第一梯队中的“主力军”,带动流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以及强省会建设,需要大的交通设施来进行支撑和引导。显而易见的是,随着交通瓶颈不断被打破,济南黄河以北的吸引力将显著增强。

跨黄桥隧的建设,为济南起步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济南起步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产业转型升级。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铺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蓝图,轨道上的起步区从“3分钟跨过黄河”开始,助力山东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包容、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