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留意过路边的灯?它们静静伫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当夜幕降临,便逐一亮起。发出的光柔和而温暖,虽不张扬,却拥有驱散黑暗的力量。这背后,是一群默默奉献的“城市照明人”,他们像路灯一样,静默而坚定地指引着行人车辆前行的方向。
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这个自济南解放之初应运而生的单位,几十年来始终坚守初心,担当起人民的忠诚守护者。凭借其专业的服务和高效的运维,织就了一张张光明之网,不仅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更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为市民的夜间出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便民零距离 深入基层为民解忧
2023年3月,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的职责发生了转变。
“在此之前,中心承担着五大主城区和长清大学城共12.3291万盏市管路灯设施,以及燕山、玉函、段店等八座立交桥和高架路及部分市区主要道路上25.8万多盏景观照明灯、1197台变压器和配电控制器,7.7578万棵灯杆、4.7万余个窨井盖、5500多公里照明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服务保障工作。”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乐介绍。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未曾有过敷衍塞责,始终忠实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致力于为市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夜间出行环境。
2021年,中心启动了“服务进社区,照亮回家路”系列活动,全面发动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个街道,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百姓心声。
“基层工作最为贴近民生,最能反映民意。”被问及启动这项活动的初衷,孙乐如是道,“只有真正走进基层,与百姓面对面交流,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为我们的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在宝象街,肖同录及其同事在对换好的路灯进行检查时,居民林大娘(化名)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道。
肖同录是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他所在的小组作为此次活动的先锋队,深入市中区的17个街道进行沟通调研。宝象街的一些路灯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存在设施破损、有灯不亮的情况。肖同录和同事们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路灯照明现状后,与街道工作人员一同研讨制定了路灯提升改造方案。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每一盏灯质量过关,经得起检验——这是我们对居民的承诺,也是我们全力践行的责任担当。”他说。
经过几天的施工,路灯恢复正常运行,灯亮了,人心,也更暖了。
孙乐介绍,此次活动累计巡查道路9.26万余条次,巡检路灯1252.6万盏次,维修2.4万余盏,实现亮灯率99.32%,设施综合完好率98.55%,故障处理及时率100%,超国家标准运行。
“路灯照亮居民心,为人民办实事。”“牢记初心为人民,真情服务送光明。”……活动过程中,不断有街道送来锦旗,上面的一段段话语,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认可与生动诠释。
保障做到位 攻坚克难护航民生工程
地铁被称为城市交通的动脉,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济南地铁项目建设自启动以来,线路站点附近的路灯设施对施工造成了极大不便。
为保障这一重大民生工程顺利进行,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地铁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路灯设施维护单位,对各条地铁线路沿途站点附近的路灯设施进行迁改。
路灯设施迁改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首先要做的便是进行现场勘验,而后结合勘验情况制定迁改方案。“有些路段情况较为复杂,更需审慎待之,6号线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肖同录表示,6号线部分站点附近的路面狭窄,可操作空间小,且地下设有热力、排水等多条管道,对路灯设施的迁改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如何既能确保地铁施工进度不受路灯设施影响,又可保障临近区域的照明效果达标?为寻找最佳设施迁改位置,肖同录及其同事联合地下管道的管理部门等相关参与单位,多次前往施工现场展开调研。
经过深入研讨和反复论证,终于确定了最佳方案。在肖同录和同事们的统筹兼顾、综合协调之下,各方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成功完成了路灯设施的迁移、拆除工作,同时不忘对需要拆除路灯设施的路段采取临时照明措施,以确保不影响市民夜间的正常出行。
职能再提升 标准化制定让工作更高效
2023年3月,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的职责,由之前的主要对市内五区和长清大学城的路灯设施进行维护管理,转变为承担全市各区县 (功能区)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等相关事务性工作。
职能的转变无疑带来了崭新挑战,“首先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再者,随着监管范围的扩大,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与全市各区县(尤其是主城区之外的区县)的沟通交流工作,极尽所能地掌握全市照明设施情况。”肖同录说。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使路灯设施建设管理、移交备案、拆除迁移等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肖同录和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主动研究行业技术规范,结合单位职责及济南市照明工作实际,通过总结经验做法、梳理业务流程、广泛查阅资料等途径,修订完善了济南市《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建设技术要求》等多个标准要求,印发了《新(改、扩)建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备案和移交服务指南(试行)》《城市功能照明设施迁移(拆除)服务指南(试行)》等文件,明晰工作职责,明确办理流程,促使城市照明工作在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外,中心督导维保单位搭建城市照明巡检系统,同时参考先进城市巡查周期,牵头编写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安全检测标准》,并根据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巡检方案,推进设施巡检、维护、检查一体闭环管理。
标准化是一把开启高效之门的钥匙,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力求为泉城百姓提供更加高效有序的城市照明服务。
服务无时限 风雨中的光明守护
日升月落,寒来暑往,无论是在凛冽的寒冬,还是于狂风暴雨中,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随时待命,一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光明。
雨雪来临前,为了防止出现路灯设施漏电等危险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中心会组织各区县路灯主管部门、设施维护单位对全市所有照明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维护。“特别是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更需重点排查整改,确保万无一失。”肖同录道,“民生无小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一天深夜,狂风卷席着乌云,豆大的雨点像无数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击打在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防汛值班室外的玻璃上,发出“啪啪”的响声。窗内,值班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防汛监控平台,与街巷上的现场检查人员随时保持着通讯畅通。
雨幕中,中心的各区检查中队冒着大雨、顶着严寒,走上大街小巷,对各自辖区内的路灯设施加强巡查力度,设施维护单位的工作人员亦随时待命。这场暴雨,几乎下了一夜,直至雨停,他们绷紧的弦才松了下来。
“每当风雨来袭,我们会根据实际雨情和气象台发布的雨情发展趋势,及时调度路灯设施检查人员和维护单位。”肖同录解释道,“必要时,比如发现存在漏电隐患的积水路段等,值班人员会即时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度维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防止引发安全事故,确保市民的安全出行。”
除此之外,每逢春节、国庆、五一等节日及一些重大活动,中心也会加强路灯设施的巡查维护力度,确保其三率达标、安全运行。“2024年,我们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活动9次,完成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49批次。”孙乐说。
随着夜幕降临,黑暗逐渐笼罩大地。不要慌,不用忙,太阳下山有灯光。在这灯光的背后,是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坚守与付出。他们始终在岗,默默奉献,用光明为夜间归家的人们指引方向,让城市的夜晚充满温暖与希望。(李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