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守护记忆:传统村落保护在传承与发展中焕新颜
中国网 2025-01-09 10:33:27

被誉为“鲁南明珠”的枣庄,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数不清的故事和回忆。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矗立着形态迥异的传统村落。它们虽沉默不语,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风雨的洗礼,宛若遗落人间的璀璨珍珠,散发着熠熠光辉。

这里的传统村落,或依山而建,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错落有致地布局着的石墙石屋尽显古朴淡雅的气息;或傍水而聚,与古色古香的桥和铺着青石板的街相互映衬,刻画出一幅温润如江南水乡的优雅画卷。

在村落里,这里一砖一瓦,记录着往昔的故事;这里的一花一木,点缀着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它与辣子鸡、菜煎饼、石榴和大枣,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标识。

曾几何时,因人口外流、岁月侵蚀等原因,许多年代久远的古村落出现墙体开裂、屋顶坍塌,让村落原有的美感面临消逝的可能……

为留住记忆,留下乡愁,将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来,枣庄按照“保护优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一村一策”的原则,开启了传统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规划方案,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和传统建筑的修复风格,使传统村落风貌最大限度得到保护;以村落为原点,依托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文化习俗等做好记录与留存;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文旅产融合发展,打造有文化内涵、有产业支撑、有自然风光的“传统村落共同体”。

对传统村落而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枣庄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开发民俗文化体验游、非遗传承研学游等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枣庄精准施策,让村民在保护传统村落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进而激发起村民参与保护传统村落的积极性,探索出低成本、可推广的“枣庄经验”:

洪门村在充分保护古建筑前提下,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葡萄种植,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葫芦套村以“葫芦”为主线,将自然资源、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

截至目前,枣庄已经有11个传统村落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24个传统村落列入省级名单;山亭区于2023年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一幅山清水秀、热闹喧嚣的乡村画卷已经缓缓舒展。

为了更好地挖掘文化内涵,将传统村落文化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枣庄市制定出台《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并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责任主体等进行科学界定,为探索出的“村民支持、上下联动、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不仅如此,该条例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兼顾发展,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双向奔赴”,既保留着乡愁的记忆,又能够保持着乡村的原有风貌。

在枣庄的传统村落里,有文化内涵,有人间烟火,有特色产业,既有传统村落文化的“形态”,又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灵魂”,犹如汩汩清泉,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心灵。

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场与时光岁月赛跑的接力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枣庄将继续秉持承古启新的责任担当,留住传统乡土文化的“根”与“魂”,让古老的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让愈久弥新的传统村落成为寄托乡愁、展示乡村美好生活的心灵港湾。(赵子铭 图片来源:文旅枣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