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枣庄市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突破口,正书写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2月18日,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数说枣庄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枣庄市工信局精准施策聚力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这场发布会如同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了枣庄在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
同在上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4年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拟认定通过名单》,枣庄共有42家企业为2024年度新认定的山东省瞪羚企业,其中高端装备企业14家;有10家企业为2024年度复审通过的山东省瞪羚企业,其中高端装备企业3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关键看科技属性和创新力,而枣庄这次上榜的多是高端装备企业,展现出枣庄工业转型的磅礴力量与无限潜能。
2024年,枣庄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家和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6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专精特新企业已然枣庄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专精特新成长沃土
近年来,枣庄市工信系统深入实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通过构建“培育、政策、环境”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全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沃土。截至目前,枣庄市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1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35家,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培育强企,铺就成长快车道。枣庄市坚持“以大挖小、明确重点、精准培育、应推尽推”的原则,构建起“选种、育苗、培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培育机制,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路径。
政策惠企,激活发展原动力。枣庄市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跨越,通过系统梳理各级助企纾困政策,精选针对性强、适用性高、普惠面广的政策汇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一系列市级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智能改造、融资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今年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发放市级奖补资金1.06亿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名利双收”的甜头。
环境活企,打造高效发展生态圈。在金融赋能方面,枣庄市鼓励融资担保和应急转贷机构降低费率、扩大服务范围,今年已为203家小微企业提供5.18亿元担保,费率普遍低于1.5%;为294家企业解决37.98亿元转贷需求,费率低至0.8‰。此外,通过精心打造各类企业培育孵化载体,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数字经济园区遍地开花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然趋势。枣庄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台赋能,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枣庄市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培育计划,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枣庄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和山东腾达特种钢丝科技有限公司荣获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8个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2个省级重点平台和12个市级平台,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培育体系,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驱动,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数据资源利用方面,枣庄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应用能力。通过培育省级总数据师制度试点企业和DCMM贯标试点企业,以及推进工业企业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和工业设备上云,枣庄市不断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水平。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上云工业企业218家,同时成功培育了3个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打造了8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和7个市级数字经济园区,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
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产业转型。枣庄市坚持树立典型、打造标杆,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培育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该市成功入选山东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城市,5家企业荣膺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称号。同时,滕州市还入选了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建设县域试点,2个项目成为省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此外,枣庄市还累计打造了3个国家级5G工厂、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场景、34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133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精准服务,打造优良转型生态。为进一步优化数字化转型环境,枣庄市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盟和数字专员队伍,累计培育招引了33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和221名数字专员。通过制定《枣庄市数字化转型培训工作方案》,该市采取省、市、区(市)联动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61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企业1317家(次)。同时,枣庄市还征集发布了《全市数字化转型“供给+需求”清单》和《枣庄市智改数转供需信息清单》,并举办了多场对接活动,如“数实融合”全国行、“5G+工业互联网”扬帆行动现场会等,为供需双方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精准对接和合作共赢。
16家“单项冠军”荣耀上榜,数字创下历年新高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衡量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今年,更是有16家枣庄企业成功入选第八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年新高,彰显了枣庄市在制造业领域的强劲实力。截至目前,枣庄市累计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0家。
后备培育库建立完善,助力单项冠军企业成长。为持续推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工作,枣庄市工信系统高度重视,不仅建立了完善的后备培育库,还实行动态更新机制。通过定期梳理入库企业的生产经营、主导产品以及市场开拓等情况,枣庄市加大了政策宣贯力度,帮助企业深化对单项冠军的认识,从而激发了企业争创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准指导服务,提升企业申报成功率。在申报期间,枣庄市广泛宣传动员,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培育交流活动。通过邀请已成功申报的企业进行经验分享,以及为有意向申报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答疑解惑服务,枣庄市靠上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充分展示其发展成效,进而提高了申报的成功率。
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制造业全面提升。对于已成功获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枣庄市不仅强化了跟踪服务,还认真总结了这些企业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枣庄市旨在带动广大制造业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从而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巩固了枣庄市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上的成果,更为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枣庄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专精特新企业正如星辰,点亮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空。从瞪羚、独角兽企业的涌现,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茁壮成长,再到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荣耀加冕,枣庄市以坚定的步伐和创新的举措,书写着工业转型升级的壮丽篇章。(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