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泰安东平县北部的梯门镇,这片曾经以荒山薄岭为主的土地上,如今正上演着一场生动的乡村振兴变革。
梯门镇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绿意盎然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田野上,有一个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露天党委”的组织,正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引领乡村走上富裕之路,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田野交响曲。
面对过去农业产业薄弱的状况,梯门镇党委、政府决定痛下决心,瞄准“富民强村”的目标,全力打造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022年6月,一个特殊的党委——园区党委应运而生。这个党委的“办公室”就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露天党委”。
园区党委书记陈丽,一个雷厉风行、干劲十足的女干部,她的身影几乎每天都出现在田间地头、蔬菜大棚里。她不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还亲自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与群众一起劳作,共同探索致富之路。
在“露天党委”的引领下,梯门镇的设施农业蓬勃发展。为了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露天党委”组建了一支田间地头“红色服务队”,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他们统一聘用11名技术员,这些技术员既有来自寿光、莘县等地的农业专家,也有本地的“土专家”,他们每天穿梭在大棚之间,为种植户提供从征地、有机肥使用、种苗选择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程技术指导。
目前,园区内已经建设3万余亩大棚,解决了4000余人的就业问题,村民的银行存款每年人均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露天党委”还积极对接市场,通过物流交易市场、电商合作、云平台等多种渠道,帮助种植户拓宽销路,让他们的农产品能够远销到全国各地。
如今,梯门镇的农产品已经远销到广东、河北、济南等多省市,供不应求。许多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来。
宗海滨,在外承包工程多年、事业有成。因为一封《致在外人士的一封信》,被家乡梯门镇的变化所吸引,决定返乡投资建棚。然而,对于农业一窍不通的他,在返乡之初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就在这时,“露天党委”向他伸出了援手。从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到物资保障、技术服务,“露天党委”下设的7个党支部为宗海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他们聘请了专业的农业技术员,为宗海滨提供技术指导;当宗海滨遇到人手不够的困难时,劳务服务党支部迅速调配务工人员,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他已经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100多个高标准大棚,种植着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成为了梯门镇设施农业的佼佼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露天党委”积极打造“梯门农品”品牌,通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注重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确保每一颗蔬菜、每一个水果都能达到市场的高标准。“梯门农品”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露天党委”书记陈丽自豪地说:“我们的设施农业这两年效益非常好,农产品可谓是供不应求!”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露天党委”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深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未来,“露天党委”将继续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的农业品牌和乡村旅游景点。
展望未来,梯门镇将呈现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梯门农品”,还可以参观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体验农耕文化、欣赏田园风光。这样的梯门镇,无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标杆。
在东平县梯门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露天党委”正以独有的方式,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这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和更加丰硕的果实。(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