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流转间,奋斗铸就辉煌。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回顾这一年,民生持续改善、科技向新向高、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重大战略稳步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数转智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一桩桩、一件件,都凝聚着奋斗的力量,都见证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时逢岁末,中国网推出“这一年,我们的美好事业”,讲述奋斗故事,感悟时代脉动,记录美好生活。
连日来,在宏济堂阿胶智慧制造项目施工现场,300名工人正热火朝天赶工期。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12月底竣工交付。据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胶类行业由传统模式向“两化融合”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这是济南市历城区项目施工加速跑、向“新”行的一个缩影。
项目是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历城区以全市“项目深化年”为引领,突出重点片区项目集群引领带动作用,持续聚合“新质”力量、壮大“新质”集群,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腾“空”向“天”,科研与市场协同衔接
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条空间行波管自动化装配试验线,交付首套车载要地净空防御系统,全省首个千亩空天信息产业园加速建设,全市空天信息产业核心聚集区加速成型……
近年来,历城区空天信息产业加速发展。
空天信息产业,是历城区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历城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聚焦火箭、卫星、低空经济三大领域,全力搭建集“净空防御、火箭制造、卫星研发”的空天产业链条,孵化了济钢空天、飒铂智能、山东微波电真空、济钢金航等10余家空天信息企业。
前不久,济钢防务空天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的三栋厂房已经完成各项竣工验收工作,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此外,二期剩余的3栋厂房和1栋研发展示检测中心主体结构也正加紧施工,预计2025年底交付使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1亿元,利润约2.8亿元,实现税收1.25亿元,新增就业人员约1200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空天信息产业高地。
从济钢防务空天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出发,沿工业北高架路一路东行,便可到达历城区布局空天、聚“星”成链的又一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项目。研究院拥有21个国家级、中科院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主要兼顾基础前瞻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构建“科研与市场”协同衔接的创新机制和运行体系。
济南园区项目总投资7.5亿元,12月投入使用,已组建7个研究部室,在新一代卫星载荷研制、临近空间浮空器用材料与能源集成设计制造、低空无人航空飞行器研制与应用、航空航天用微纳传感器单片与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遥感技术与数据应用等方向研发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
项目与济南市要求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向高度契合,在空天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牵引“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山东,将极大地促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临近空间浮空器等领域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使我国空天信息领域高端产业及人才在济南集聚发展,助力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建设。
聚“光”成“炬”,一轴加两翼联动发展
11月初,位于历城区临港开发区的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项目,生产厂房完成主体建设。
随着新工厂建成,项目将实现山东省激光企业在激光器、激光头、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全自研和大规模产业化,将吸引一批高精尖的光学人才向济南汇聚。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2亿元,带动就业4000人以上,投入产出比48,预计2024年可实现新增产值27亿元,2025年可实现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税收1500万元。
邦德激光,只是历城区齐鲁光谷产业园区的“一束光”。在这里,济南市激光产业70%的重点企业集聚于此,聚“光”成“炬”,中国激光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加速形成。
齐鲁光谷是历城区重点打造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创新孵化、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激光产业集群。该项目位于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北路以北,春晖路两侧,面积约7300亩。产业空间布局为“一轴两翼”。其中“一轴”是指春晖路发展轴。春晖路两侧集聚邦德激光、金威刻等激光龙头企业,并串联起董家铁路货运场站、小清河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等交通资源,依托山东大学、齐鲁中科光物院、省科学院等科创资源,强势引领激光产业发展;齐鲁光谷一期二期为“两翼”。一期占地约3300亩,主要打造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产品展示、交流合作等功能区;二期占地约4000亩,主要打造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生产制造、总部办公等功能区。
目前,通过创新“链主企业+产业基金+龙头项目”联动发展模式,齐鲁光谷已招引邦德激光、大图激光、优迈数控等激光企业31家,力争用3-5年时间,引进百余家激光企业,形成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高端激光器、下游激光装备制造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300亿元,将“齐鲁光谷”打造成为国内国际激光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济南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算”促“智”,数字化创新赋能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历城区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围绕以传感器、信创、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主的数字经济领域,重点规划了“两心四区六园”功能布局,立足济南超算中心强大的算力优势,全力塑造“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的全要素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打造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阵地。
目前,历城区已经形成了碳化硅、视觉图侦传感等6个产业链条,吸引集聚了中科曙光等30余家头部企业。与此同时,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大模型创新工厂项目正加紧建设。
该项目是历城区委、区政府会同济南超算中心、济南城投集团按照“项目深化年”的要求,依托山东算网技术底座优势,谋划大模型创新工场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其技术底座“山东算网”是国内首个集“算力生产、高速互联、智能配给”覆盖省域的一体化算力网络,也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的重点项目。
目前,大模型创新工场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已支撑研发千问、智普、源1.0、aiXcoder等通用大模型7个,自主研发灵算、灵犀、知风、扁仓、山海等行业垂类大模型9个,均通过网信部门审批备案,为我省产业创新升级注入AI能量。
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以大模型创新工场为引领,作为2024年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的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正积极发挥产业集聚引领效应,吸引优质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打通产业链,探索构建数智化转型生态,全面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项目向“新”,塑强发展新优势。历城,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更美好的明天。(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