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弦歌不辍 | 济宁引力
中国网 2024-12-09 09:38:43

在外国人最熟悉的文化名人名单里,孔子一定榜上有名。

距今2500多年前的一天,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种下杏树。他于此地收弟子三千,讲学传道,授六艺之学,倡导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创立儒家学说。

济宁是孔子的故乡,曲阜更是被人们视作能比肩耶路撒冷、雅典的“东方圣城”。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先贤们在这里塑造了一个“文明轴心时代”。

作为昔日孔子行走的圣地,济宁当然是一座充满智慧的城市。时光流转,历史厚重,静谧而庄严,数不清的名人、胜迹、妙语,折射出它万花筒一般的镜面。这座城继承“周孔遗风”,坚持“孔颜人格”,在过去的时间里,尝试从固有的秩序与规矩中寻求突破与创新,如今继续顺应潮流前进,推动时代向前,活跃在来自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直播镜头里。

济宁的走红,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千城千面,城市营销应该根植于城市自身的禀赋与气质。人们认知中的济宁,仿佛总带着“文化的滤镜”,并试图不断放大孔子IP和儒家文化这一符号所引发的关注度: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论语》、孔子学堂……

在刚刚开幕的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济宁携曲阜三孔文旅“孔子像”、诗礼传家文房四宝、《论语》字帖、夫子祈福等特色文创精彩亮相,现场通过特色非遗体验“孔子行教像木雕版印刷”、尼山圣境“手读论语”互动项目,让中外嘉宾游客沉浸式体验明礼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济宁正在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恭迎四海宾朋。

落地济宁大安机场,16套智慧化系统,帮助旅客从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智慧安检、刷面登机、行李追踪等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智慧通关。

“鲁壁藏书”“阳关三叠”“半部论语”,一道道做工精细的孔府菜端上桌,礼仪庄重、寓意深刻。作为典型官府菜,一道孔府三套汤在古时候选用尼山的圣泉水,加上老鸡、老鸭,经过三次煲制而成,用料的复杂与讲究铸就了孔府菜独特的口味,时至今日,厨师们也在千年孔府菜的传承中寻找着营养健康与烹饪技艺的完美结合点。

特色美食是文化符号和基因寄托,是乡愁萦绕和幸福味道。它以其色香味、精气神的巧妙组合与世代接续,生动再现了一方水土的自然禀赋和人文性格。一啄一饮,最平淡的恰恰最绵长。

“孔子之谓集大成”。曲阜孔庙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成殿用龙柱始于金代。前檐的10根高浮雕云龙盘柱,两侧回廊和后方回廊下的18根石柱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子有72条龙。

随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挂牌落地,大成殿在文化殿堂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全国著名网红研学殿堂的“头衔”,曲阜楷木雕、龙柱手杖、龙形存钱罐等文创产品成为海内外游客争先抢购的伴手礼,将吉祥如意、奋发作为的美好寓意带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三孔”寻“龙”,处处见龙。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代表性传统建筑,渗透在孔庙诸多细节的龙文化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龙腾四海,光耀齐鲁。

在孟子之乡邹城,依托70套闲置宅院和周边460余亩低效闲置土地,大洪沟村激活了沉睡的文化旅游基因,形成产业孵化、研学体验、民俗旅游、文化创意等多元旅游业态,成功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以其可持续、可复制、可量化的优秀模式,蹚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县域文旅发展新路径。

“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和礼仪的结合,是孔子‘正衣冠’思想的一部分。我希望以后能以汉学家的身份,向世界分享华夏之美。”

“如果你想产生短期影响,你应该种植稻谷;如果希望改变中期的事物,你可以种树;如果想要塑造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应该教育孩子。”

“儒家思想‘天下归仁’与‘平天下’的理念,以及‘仁’‘礼’‘义’的规范,对指引多元化突出、多类全球性挑战叠加的当代世界走向持久和平,有着重要意义。”

……

犹如一篇碎碎念的细腻写实主义作品,外国友人眼中的儒家智慧各具独到的魅力。济宁是气质、符号,亦或是一种精神和象征,无论是否踏足过这里,每个人都有充分想象这座城的权利。如果说巴黎,是属于巴黎人的;那么,济宁无疑属于全世界。(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