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光 | 张玉亮:笔译超千万字的一线教学老师 热爱是永恒的光
中国网 2024-11-29 16:48:52

编者按: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教育家精神如同一道光,熠熠生辉。本栏目将聚焦教育领域内的卓越贡献者,深度挖掘并报道他们的教育理念、实践经验和人格魅力,展现高尚师德与非凡成就,旨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教育家精神、感受教育魅力的窗口。让我们一同见证“大先生”和优秀教师们的风采,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携手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敲下文末最后一行字,保存文档,张玉亮向后往椅背上一靠,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这才发觉,窗外天色已渐亮。

从头翻阅一遍文章,张玉亮理顺每一处“纠结过”的词语,神情时而雀跃,时而沉寂,随手新建一个文档,将本次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小难点、小趣事,使用的小技巧和收获的心得体会逐一记下,他要带去课堂上跟学生们分享。

“这位作者身处的年代和他的独特经历,形成了不多见的作品风格,同学们能从中学到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张玉亮眉开眼笑。

从事英语专业一线教学21年,教书育人的同时,笔译1000多万字。听完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张玉亮的故事,一位外校同仁连连惊叹:“笔译1000多万字,这是什么概念,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克服多少困难,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啊!”

难吗?这个80年狮子座大男生脱口而出一句当下热门“鸡汤”:热爱能抵岁月漫长,温柔可挡艰难时光。

张玉亮喜欢文学,那些唐诗宋词、后主、易安、纳兰、小晏……细细研读,口齿噙香。可是,为什么这些美到窒息的诗句一旦变成外语走出国门,就往往变得寡淡无味,无法触动外国人的心弦呢?

“诗是不可以翻译的,但又必须翻译。我和很多同行朋友讨论过,独属于诗的意境、内涵以及语言之外传递的情感价值,在翻译过程中丢掉任何一部分,都会显得不伦不类。”张玉亮说。

他开始格外注意生活中的“译文”。孩子读一本儿童文学,张玉亮拿过来看几页,总觉得差强人意,他就自己找来英文原著,试着翻译一下。

从儿童读本英译中开始做起,慢慢再到科普类图书,乃至历史类、小说类、学术专著类等,一路走来,一路磕磕绊绊。

翻译这碗饭属实没那么“好吃”。

第一次尝试中译英,是翻译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接到任务后很开心,到了开工时才发现,开心早了。”

其中有个故事情节,黏人的小豆包长成了“大姐大”。“当时可把我愁坏了,怎么表述‘小豆包’上学后成长为‘大姐大’,讲一个孩子从童真历练成长的过程,这两个词中国人都能心领神会,怎么翻译成外国人也能一看就懂的英文呢?”

张玉亮开始到处查找词汇。“我经常把那套书拿出来看看,只能说是当时翻译得中规中矩吧,如果现在去做,肯定会做得更好。”他略显羞赧:“这个作品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鞭策我、激励我,也警示我,后来面对每一个作品,都精益求精,尽量消灭‘对不起作者’的那种感觉。”

遇到作品中年代久远的片段,为了准确翻译其中的细节,尤其是地名、生活习俗等,张玉亮翻找了大量的老旧史料,一点点分析、核对、确认。抠细节是个非常磨人的事情,相比起时间分秒流逝,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更大。

“1937年-1938年发生在南京的那段历史,是中国人永远刻骨铭心的痛。国际友人真实地记录下来,我要如实准确地通过译文再现出来,所以在翻译《他们当时在南京》那本书的时候,整个代入的过程很痛苦,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很困难,设身处地去领悟作者每个词句的意图。”张玉亮直言,那四个月,度日如年。译文完成后,他沉默了好久,心里头沉甸甸的。

无言谁会凭栏意。

像剧抛脸演员一样,每次拿到新书,他会努力从上一本书的角色中抽离出来,把自己清空,重新投入到新的语境中,用心揣摩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做出如此表述的意图和心情:上一分钟是作者,下一秒钟是角色,亦或是在众多主角配角中来回切换,在字里行间品味贯穿古今中外的百味人生,用字词标点构建瑰丽文化的盛大殿堂。

“一开始会有忍不住‘炫技’的冲动,总想着辞藻越是华丽,就越显得自己词汇量大。后来我慢慢发现翻译不是越炫越好,更多时候要忠于原著,忠于作者的创作初心,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有利于传播的二次创作。”在同事们看来,张玉亮越来越“较真儿”,有时候为了一个单词就能搭进去个把小时,只为了找到他想要的那个“对”的感觉。“就像是贾岛反复推敲那句‘僧敲月下门’,心态上是一样的。”

年复一年,张玉亮转了性子。曾经同事眼里那个边走路边沿着马路牙子跳上跳下的“小年轻”,愈发沉稳起来。他依旧会在球场上打排球、踢足球,高举双臂绕场狂奔,散场后他却拉着球友滔滔不绝,但句句不离翻译。

他好像真的变了。可他分明又如常一样,脸上挂着憨厚的笑,眼里闪着晶亮的光,说话时夹杂着大量的手势动作,总想尽可能充分地将自己当下的心境表达出来。很显然,做翻译磨平了他的性子,却丝毫没有磨灭他的热情。

“我喜欢做翻译,深深热爱!恰好用到一个合适的词,我会特别开心,学到新东西的过程,就好像现在的孩子玩游戏刷地图打怪一样,吸引我一步步摸索着走下去,有兴趣就有动力,成就感满满。”捡到宝一样,他迫不及待地向身边的每个人分享这种快乐,首先就是他的学生们。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中最难的技能是翻译。一篇文章打眼看上去,每个句子每个词都认识,但是想译成顺畅优美又符合语境逻辑的译文,所要把握的就不仅仅词句字面意思,“你会发现,同一篇文章,同学们交上来的翻译作业各有千秋。一方面,作者有其成长经历、独特性格和行文风格,另一方面,译者也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标签,二者如何在翻译技巧的‘粘合’下,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是很难把握的。”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他开始反思课堂教学: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现外语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呢?如何让学生在具备良好人文素质、扎实语言基本功、创新思辨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应用实践锻炼,成长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呢?

“把我自己的翻译实践引入课堂,带着大家一起从翻译中找到兴趣触发点,激活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热情的互动加上鲜活的实践案例,让他的课堂永远“没大没小”,在这一点上,学生们最有发言权。

“张老师的课堂氛围太好了!他会把在翻译过程中看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在上课时当成案例讲给我们听,那些美好的语句让人过目难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跟世界‘Say hi!’的大门,原来文学的魅力这么大!”

“我喜欢文学,但我不是张老师的学生,只是有一次碰巧得到张老师的鼓励,他让我抓住机会参与翻译实践,动手去写、去翻译、去感悟。只要我去向张老师请教问题,他都会积极热情地指导,帮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踏实。”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张玉亮给学生们开设了笔译工作坊的课程。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来准备32节课,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案,课后反馈越来越好。他还帮助学校合作单位处理难度较大的英语宣传稿,为各单位准备双语对照的文宣稿;协助学院推进“外语+”双语联展平台建设。“2021年组织师生一起翻译一本大百科,全书上百万字,工期五个月,十几名师生一起开工,我负责统稿。时间紧任务重,连大年初一都在加班,但我们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任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瓴。张玉亮和“张玉亮们”信念坚定,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

心手在肩,使命相连。张玉亮说:“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英语老师,没啥成就,就是比别人多翻译了几本书。学校里教龄比我长的老师有好多,优秀教师更是数不胜数,还是别提我了吧。”

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陈鸣飞、田禹、任波)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