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熠熠生辉。近年来,伏山镇积极探索创新,充分运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坟疑难复杂群体性矛盾纠纷。
2019年 4月,伏山镇某村村民苏某甲占用邻村土地建坟,而坟地不远处便是村民苏某乙的家。自 2020年起苏某乙向宁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反映情况。随后,宁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作出《移交违法线索的函》,指出苏某甲占用耕地建坟涉嫌非法占地。2021年 1月 6日,宁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履行立案、调查、勘验等程序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限期 30日内治理非法占用的土地,恢复原种植条件;并处耕地开垦费 2倍罚款。苏某甲于 2021年 3月缴纳罚款后,又在同年 9月起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 1月被县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后上诉,3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然而,坟墓作为后辈祭祀已故亲人、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且轻易挪坟动土有悖于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加之苏某甲、苏某乙两家在村里族门大、人数多,若强行拆除坟墓,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冲突。经过多次靠前调解,苏某甲家自行拆除了部分设施,仅剩下坟头。
因该处坟墓,苏某乙夫妇及族人多次与上坟的苏某甲家人发生口角,甚至扬言如不迁移坟墓将进行破坏。为防自家坟墓被破坏,苏某甲家人安装了监控。2023年 4月 4日,苏某甲之子苏某丙报警称其祖父母坟墓被人倒上生活垃圾,人为故意污损,并提供了相关视频。4月 5日清明节,双方多人在上坟时再次发生口角,继而引发肢体冲突。
伏山派出所接警后,及时将情况推送给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镇党委领导下,分管政法领导多次召集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村居等进行分析研判。考虑到双方既是邻居又年事已高,极易发生口角且矛盾存在转化升级的可能,镇里安排派出所控制局面,司法所、社区、村靠前调解。
调解员果断采取“背对背”方式开展调解工作,以六尺巷典故为切入点,借古喻今启发双方。结合双方家族都有坟墓在承包地内的事实,从传统习俗、法律规定、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析法说理、沟通交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释法明理的同时,充分尊重逝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以情理法交融引导各方。
2024年 4月 4日,双方就坟墓被污损及肢体冲突引发的纠纷达成一致,调解取得初步成果。但坟头仍在,隐患未除。为实现案结事了,调解员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结合殡葬管理相关规定继续跟进调解。鉴于邻村已建设公墓的实际情况,引导双方适时迁坟,彻底解决争端。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的不懈努力,双方于 2024年 10月 31日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于次日将 3座坟墓迁入邻村公墓。随后,通过以案释法,继续引导该村村民将 4座祖坟迁入邻村公墓,成功避免了类似案件的发生。
这起因占地建坟引发的纠纷,在调解员们的努力下圆满化解。“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灵活运用,消除了双方当事人因坟墓占地产生的心理隔阂,让双方握手言和,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新的活力。(杨德宝、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