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与城市转型的双重盛宴
中国网 2024-11-08 16:31:05

在鲁南的丘陵之间,隐藏着一道让味蕾跳跃、文化共鸣的传奇美食——枣庄辣子鸡。

从晚清宫廷御厨的匠心独创,到今日餐桌上的家常美味,枣庄辣子鸡不仅是一道菜,更是枣庄这座城市从“煤海”到“绿洲”华丽转身的缩影。

它以其独特的辛香,点燃了枣庄人对美食的热爱,也照亮了这座城市的转型之路。跟随我们的笔触,一起揭开枣庄辣子鸡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秘密,探索它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

探秘枣庄辣子鸡:历史与文化的味蕾传承

枣庄辣子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与枣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枣庄地处鲁南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为辣椒等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枣庄人素来喜食辛辣,以驱寒祛湿,增强体力。

枣庄人爱吃鸡和辣椒是出了名的,相传晚清时期,在山东临城县,也就是今天的枣庄薛城北,有一位叫徐子华的厨师,早年在宫中做御厨,晚年回老家开了一家饭馆,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创造出了“辣子鸡”,当时有句话赞扬徐子华做的辣子鸡“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经过不断改良和创新,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品尝到的枣庄辣子鸡。

枣庄辣子鸡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承载着枣庄人民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载体。它代表了枣庄人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也体现了枣庄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在枣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亲朋好友相聚,人们都会准备一道枣庄辣子鸡来庆祝和欢聚。这道菜不仅让人们品尝到了美味,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陪伴。同时,枣庄辣子鸡也成为了枣庄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

枣庄辣子鸡作为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其传承与发展一直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不断追求,枣庄辣子鸡也逐渐走出了枣庄,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推动枣庄辣子鸡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传统烹饪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许多企业也开始将枣庄辣子鸡作为特色菜品进行推广和营销,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如今,枣庄辣子鸡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市“中国辣子鸡之乡”申报成功,一年一度的辣子鸡文化节也应运而生,辣子鸡已经成为枣庄市美食的亮丽名片和乡情寄托。

匠心独运:枣庄辣子鸡产业链全链条发展

枣庄辣子鸡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鸡肉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选材讲究。

枣庄市政协委员、市中区人大代表、枣庄市烹饪餐饮酒店商会会长魏德强曾对媒体表示,“枣庄辣子鸡是纯正的鲁菜,味道独特、鲜美,做工传统且精细,用料非常严格。正宗的辣子鸡需要用枣庄本地孙枝鸡、枣庄独有的皱皮辣椒还有本地抱犊牌酱油才能做出来。”一旦替换其主要食材,即使在枣庄炒出的辣子鸡也只能算作辣椒炒鸡,而非传统枣庄辣子鸡。枣庄辣子鸡是极具枣庄乡土特色的一款地方美食,热凉均可,热吃带汁带芡香,凉吃带卤带冻味道更好。

一只鸡从生长到端上餐桌成为一道美食,其中涉及多个上下游产业,可谓是“一鸡活,百业兴”。

辣子鸡带动了枣庄的良种鸡的选育和养殖,1979年起,枣庄引进了生长快,产肉多的速生鸡,“当地鸡”被杂交。九十年代前后,枣庄流行着“枣庄辣子鸡,味道不咋滴,没有当地鸡,羞称辣子鸡”。于是一种枣庄传统品种的“孙枝鸡”又被培育出来,让人又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现在每年消费肉鸡约4000万只,年销售额过50亿元,已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枣庄辣子鸡的鲜辣味道得益于枣庄独有的“枣庄皱皮辣椒”枣庄每年种植辣椒大约7.8万亩,“枣庄皱皮辣椒”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约8000万斤。主要产自市中区西王庄镇,薛城区周营镇,峄城区阴平镇、古邵镇,台儿庄区泥沟镇,产量占全市的90%以上。已将“枣庄皱皮辣椒”主产区列入2024年全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枣庄辣子鸡除了鸡肉和辣椒还有酱油、醋,很多人都说枣庄辣子鸡的味道只有用枣庄的抱犊酱油醋才好吃。这也让枣庄产的抱犊酱油醋生产得以延续。

以枣庄市市中区为载体,扩大优良本地鸡品种孙枝鸡养殖规模,推动花椒、“枣庄皱皮辣椒”等辣子鸡配料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酱油、醋等辣子鸡专用材料专业化生产,实现枣庄辣子鸡所有原材料全部本地化,打造枣庄辣子鸡特色产业带。

从养鸡场地设施设备到鸡饲料的农业种植,农药化肥,粮食加工,包装运输,从鸡苗种蛋再到鸡粪做肥料,成鸡检疫、宰杀、运输。生鲜鸡进入饭店或食品加工厂需要冷储运输,加工烹饪等……中间各个环节涉及餐饮、文旅、电商、物流、文创、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依托鲁南直播电商智慧产业园、枣庄云创业园等省级直播基地主播资源,枣庄定期邀请头部主播开展辣子鸡直播推介活动,今年枣庄辣子鸡产业已成功通过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直播电商产业带。

近几年,枣庄辣子鸡的火爆程度在山东乃至全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2020年,枣庄市商务局面向海内外发出一封“英雄帖”,征集“中国枣庄辣子鸡产业”发展的建议。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榜上有名,成为枣庄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2023年10月17日,发布了《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与使用管理办法》,这也是枣庄市第一部关于枣庄辣子鸡的正式规范性文件。2024年3月孙枝鸡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枣庄皱皮辣椒”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为枣庄辣子鸡增添了“国字号”优质食材。

为加快建立“枣庄辣子鸡”产业标准体系,枣庄市启动了“枣庄辣子鸡”团体标准起草工作,引导辣子鸡产业加大与配套产业的交流合作,服务指导企业放大效益,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多主体共赢。

煤城绿城蜕变记:枣庄辣子鸡启发城市转型动力

当前,枣庄市经济结构从过去与煤炭相关的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逆转为如今的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实现了从“百年煤城”向“生态绿城”的精彩蝶变。

枣庄转型,一是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培育打造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如今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声名鹊起。

与此同时,以2010年台儿庄古城建成开园为重要标志,枣庄的文旅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2023年,台儿庄古城入选省智慧旅游样板景区,渔灯巷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区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2.1%。去年,台儿庄古城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和泰山景区接待游客861.97万人为“同一层级”。

“小美食,大力量”,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调研辣子鸡,正是看到了辣子鸡这道美食里边蕴藏的巨大潜力。“吃”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枣庄文旅业的快速发展,也让“辣子鸡”名声大噪。

辣子鸡不仅是枣庄人民餐桌上的必备佳肴,更是枣庄推动农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叫响“辣子鸡”美食品牌、培育枣庄餐饮发展新业态,枣庄已连续举办七届辣子鸡美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但是,枣庄并不满足于此。正如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所言,枣庄辣子鸡产业完全可以做成“百亿级的富民大产业”。

为了更好地传承枣庄辣子鸡非遗文化,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扩大辣子鸡品牌影响力,枣庄还特别成立了枣庄辣子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辣子鸡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产业融合与文化传承。枣庄市围绕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做优的整体思路,大力推进枣庄辣子鸡全方位、全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枣庄市形成了集原材料种植基地、肉鸡养殖基地、生产加工基地、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产业链。

同时,枣庄市还加强文化旅游与餐饮的融合发展,以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美食文化,叫响城市美食品牌,培育地方发展新业态,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展望未来,枣庄辣子鸡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枣庄市将继续深化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辣子鸡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精准发力。枣庄市还将制定出台《支持枣庄辣子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实现“七个一”:做好一个发展规划、设立一套质量体系、创建一个品牌研究中心、打造一个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养殖种植基地、引育一批龙头企业、富裕一方父老乡亲。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枣庄辣子鸡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枣庄辣子鸡产业链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它见证了枣庄人民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也展示了枣庄市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与智慧。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枣庄辣子鸡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美食佳选。

(高扬)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