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济南趵突泉景区保安手拎一条吃撑到“宕机”的圆滚滚大锦鲤,高喊着“别喂了!”冲上热搜。从清秀灵活到胖成“猪鲤”,再到大量投喂变成“甜蜜的陷阱”,虽然结果令人无奈唏嘘,却不乏游客们的热情与喜爱。
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交接线上,石灰岩组成的山区与隐藏岩浆岩的平原泥土底层,共同孕育出绝美的泉。
趵突腾空,水涌若轮。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一涌而出,每天出水量近7万立方米,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立方米/天,泉水一年四季恒定温度在18℃左右。
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趵突泉景区3个门口开足12处入园通道、6处紧急疏散通道,另外增设东门游客服务中心团队专用通道,百余名志愿者积极引导,热情服务,让203.83万名游客在感受天下第一泉美景的同时,温暖无处不在。
匆匆逛一下大明湖和趵突泉,就能找到“济南”吗?
国庆假期来济南,想要偶遇的究竟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还是趵突泉里带编制的“猪鲤”?是享誉中外的七十二名泉,还是踏过近5000载光阴的龙山文明?
秋寒乍起。一条别称“泺水”的护城河蜿蜒6.9公里,沿途汇集奔腾的泉水。画舫沿河缓行,路过黑虎泉、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环游济南老城区特色风貌带,将游人的脚步一路引至水天一色的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河岸两侧,历史街区与现代化新城相隔数千年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腰线上殊途同归。
如果说“山、河、泉、城、湖”五座超高层地标建筑勾勒出的天际线是济南的“头部”,那么一条护城河、一条泉城路、一个宽厚里街区、一条芙蓉街和曲水亭街、一个百花洲、一座解放阁、一座千佛山,乃至穿过居民区的运署街、按察司街、东西仓棚街、东更道街、东西辕门街,和点缀其中的王府池子、燕喜堂……就是济南妥妥的“腰线”。
一条腰线,是历史符号,也是文化边界,是城市发展的支点与重点。迈向新阶段,腰线开始变得重要。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它见证了中国城市更新进入下半场的内涵与外延,象征了遥远的过去与精彩的未来。
如果你在济南历下区来一场关于新老街区碰撞的Citywalk,走走逛逛,步数一点点累计,泉水旁祖孙几代人的记忆穿成经纬,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原来是可以被丈量的,情感亦被细细咀嚼,成为供养生命的能量,让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凭有据地走出此间生活。
漫步济南古城,珍池—曲水亭、王府池子—曲水亭两条泉道景观串起散落一地的44处泉水院落。美丽的姑娘头戴簪花,身着汉服,倚槛听流水、凭湖赏美景,这里成了“青年人眼中很时尚,中老年人眼中很怀旧,外国人眼中很中国,中国人眼中很济南”的地标区域。
解放阁下,黑虎泉、白石泉、琵琶泉竞相喷涌,大量的游客在此体验济南泉水大碗茶,近距离感受畅饮天然泉水的快乐;
芙蓉街区,王府池畔、曲水亭街旁、百花洲里,游客们在此看泉、听泉、品泉、购物,领略济南特色非遗展示和表演的精彩纷呈;
遇见“‘荷’你一起赶大集”了吗?盛满了演艺市集、产品展销、快闪、潮玩游艺;遇见“‘荷’你一起有滋味”了吗?专属于历下的泉水美食节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诗词游明湖、国风舞蹈快闪、鱼灯巡游以及文化名人主题情景演艺等活动在“明湖璀璨·盛世东方”国风泉韵游园会中惊艳亮相;
书画展看得不过瘾,我带你去爬千佛山:国庆游园会和第41届九月九重阳山会联袂上演诸多精彩,“看大戏、品小吃、赏民俗”汇聚一堂,想集章打卡还是参与山东手造,亦或是感受酣畅淋漓的大舜文化巡演,统统交由你说了算。
你看,100.89平方公里的历下区,范围不大,以千佛山为筋骨,护城河为脉络,城市就倚着这方山水徐徐铺展开。九曲连环的水系串起纷繁复杂的元素,这条城市腰线不仅是空间核心,也是文化与精神的缩影,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腰线”的复兴与维护必将决定城市的根基是否稳固。
在历下区看来,这又何止是“面子”与“里子”的问题?
或许,想要讲述城市历史,最好的办法是逆流而上。“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历下区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诸多历史时期,历下区的行政建制和名称多次变更,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却一直保持下来。
将其放进地图里,调整比例尺,南依泰山,北邻黄河,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交融,赋予历下人民别样的生存智慧,引得老舍一头扎进熙攘烟火里,放下眼镜,到院子里打拳、逗猫,要么拧亮台灯,伏案描绘济南的秋。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旧时的济南胡同里,清晨可以听到生煤炉的声音,主妇们在泉水边洗菜晾衣,孩子们在胡同里嬉戏玩耍。夜晚,居民们搬出马扎,冰冰凉的泉水里浸上西瓜,青石板清清润润,托起承载济南情感与生活的众生相。
循着护城河,循着城市腰线的肌理,现如今,在时间沉淀出的交错美感中,历下区将古城保护与新城开发完美融合,城市中人与事的交融碰撞愈发激荡人心。行走其间,一种风格鲜明的生活方式和群体精神扑面而来。
席地而坐的自由和包容,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谦和温润的心态……很多时候,这种被统称为“民风”的城市气质,保留了一座城细腻而坚韧的风骨,这些最原始的面貌与人情味,构成了城市魅力最关键的一部分。
城市的未来,依赖于“腰”的延伸与发展,街头巷尾的独特性能够留住历史,还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焕发新意,重塑城市的身份与个性。大明湖畔、趵突泉边、千佛山脚下,突破历史深度搭建起的发展脉络,生机与活力一定是牵引历下迸发耀目光辉的最优解。(陈鸣飞)
图片由历下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