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蔬果飘香。在潍坊寿光前疃村广袤田野上,银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与蓝天白云交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丰收画卷。大棚内,“樟小白”挂满枝头,宛如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之间,洋溢着丰收的勃勃生机。
“‘樟小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番茄种子,今年全村从170多个番茄品种中挑选种植,没想到亩产高达3万斤。”潍坊寿光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绯红番茄。
种子,作为蔬菜产业的“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自喻。潍坊寿光,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不仅因为这里盛产蔬菜,更因其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蔬菜种“芯片”,实现了蔬菜种业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走进寿光蔬菜小镇,展厅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和饱满的种子。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总经理王蕾向围观的菜农介绍:“这个‘樟小白’番茄,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新品种,不仅色泽鲜艳、口感香甜,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在市场销售火爆,能卖到十几元、二十元一斤。”
然而,十几年前的寿光,蔬菜种子市场基本被‘洋种子’垄断,价格浮动大,蔬菜产业发展一度受制于人。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寿光大力实施蔬菜种子工程攻坚行动,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蔬菜种“芯”。
秉持“内培、外引+扶持”的发展思路,寿光积极打造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联合攻关育种领域,倾力打造蔬菜品种选育及生态高效栽培等技术,抢占蔬菜育种、栽培新赛道。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更是为寿光种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个品种属于丙醇二酸薄皮黄瓜,是运用智能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口感好,富含丙醇二酸,具有抗糖减脂的功效。”实验室配备了200多台套仪器设备,满足包括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物保护等多个学科实验需求。此外,还建有种质资源库,存放了番茄、辣椒、苦瓜、西瓜等种子资源3000多份。
种业振兴除了“国家队”的引领,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培育壮大种子种苗企业,寿光自2012年以来,连续5次出台蔬菜种业相关扶持政策,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9亿元。通过启用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推动蔬菜种业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四十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同时,引进先正达、瑞克斯旺等国际顶尖种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本土种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今,寿光已孕育出三木种苗、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种子研发中心等本地种业领头羊,孵化16家本土蔬菜育种企业。
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森表示:“从2003年起,我们一边代理种子,一边收集储备种质资源,摸索选育自己的品种,下决心做好自己的种子,经过10年努力,我们靠自主研发育种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三木种苗有限公司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1个,新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及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前不久,在山东省科技大会上,潍坊寿光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承担的“替代进口番茄新品种选育及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潍坊寿光自主研发蔬菜品种已达224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产值10亿多元。寿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并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纳入《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随着寿光一批批蔬菜新品种相继涌现,越来越多的菜农认可国产品种、认准“自主研发”,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为国家蔬菜产业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不止于此,寿光还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种业服务体系,为菜农提供从种子选购、种植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的一站式服务。他们举办的蔬菜种业博览会,也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展示了寿光在蔬菜种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无限魅力。
展望未来,寿光将继续以智慧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蔬菜种业不断发展。他们相信,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收获更多希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铸就新的辉煌。潍坊寿光,这个以蔬菜为傲的城市,必将在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始终走在前、挑大梁。(周璞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