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5月份,泰安市泰山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1.05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达到15%,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9.3亿元,同比增速74.2%,高于全市平均10.5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泰安市泰山区在数智融合、模式创新、服务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探“新”路,彰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创新驱动,数智融合,让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
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是泰山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重点思考的议题。
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各类工程机械、锻压设备、环保设备的传统制造企业。经过30多年的经营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36项国家专利,拥有数控加工中心、自动焊接机器人等专用设备300多台套,产品出口至德国、波兰、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创新为驱动,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增强该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依托数智融合等手段,成功解决了装备行业产品生产成本高、制造错误率高、交期延误率高等问题;位于邱家店镇的绿色低碳印染产业园项目,依托国家级印染创新中心,建成国内首家新质印染4.0工厂,突破卡脖子技术70余项,全球独创液氨处理等3大工艺,生产效率提升30%,附加值提升40%,节水节能30%,成本降低15%,引领绿色低碳印染新方向。
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项目化建设运行是有效手段。泰山区以项目建设带动制造业的数转智改,截至目前,已有80个项目入选市级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库,岱银集团、鲁普科技等企业的4个项目列入2023年度市财政奖补范围。今年力争数字化转型项目突破178个,实现项目数量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例达到100%。
泰山区依托“数智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探索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模式创新,优质企业引领示范,激发企业新热情
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传统制造业做强做大,既需要进行技术革新,也需要企业在整个生产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
位于泰山区的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拥有以数智融合为特征的全自动库卡机器人折边生产线,而且围绕围绕液态食品智能装备及其系统集成应用,逐步形成覆盖上下游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激光焊接、清洗高端装备、信息控制系统及液态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全产业链项目。公司建构的“智能产线+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商业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公司建立4个国家级平台和4个省级研发机构,研发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5G技术在液态食品领域的应用推广,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开启液态食品装备制造业产业再升级进程。”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润泽表示。目前,该公司是首批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拥有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这也是泰山区在制造业领域进行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
为了激发辖区企业进行模式创新的热情,泰山区制定出台《泰山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泰山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十条措施》等政策措施,聚焦重点企业,打造标杆企业、典型案例。目前,宝来利来、祥德机电等17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名单,中普网络、泰开电力电子、泰山新基建等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大唐宅配、雷诺服饰等4家企业获评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2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
以“头雁引领”激发“雁群活力”的“雁阵效应”,在泰山区已经得到生动展现。
服务“有效链接”,为制造业发展转型“赋新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在“技术端”持续发力,也需要在“服务端”创新。泰山区依托链式服务模式,为企业、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保姆式”帮扶,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
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是世界首台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脑控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际空白,属于国家工信部认定的首台(套)核心技术装备,领先美国同类产品3年。“政府部门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成立医疗产业研究院、康复辅具学会,建立了“产学研医”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飞地研究院。”公司总经理张海峰介绍。
如今,以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项目,正在泰安市泰山区加速聚集,以此为代表的现代医养大健康产业也日益隆起,成为当地一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耀眼成绩的取得,一方面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也与泰山区前瞻谋划、服务赋能的理念密不可分。
为了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泰山区成立13个产业链专班,围绕“增企、强企、筑链、亮牌”工作思路,探索“链长+专员+专班”的链式服务机制,积极与辖区内制造业企业进行沟通对接,高效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痛点。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入企“问诊”行动,泰山区聚焦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培训规上工业企业154家、规下工业企业918家,打通“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的数字化转型“大动脉”,为制造业企业发展赋予“澎湃动能”。
“泰山区正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能力中心建设,打造从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到应用推广的全方位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诊断测评、供需对接、成果展示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发展继续赋能助力。”泰山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磊表示。(白树坡、赵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