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晓滨带队实地考察调研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董庆哲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管理等平台运行情况,历下区甸柳新村社区、万科城小区一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情况,历下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置中心转运站运行情况及垃圾转运相关操作,天桥区爱分类爱回收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运行情况以及市中区舜耕山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据介绍,济南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了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管理、道路保洁、化粪池液位监测等环卫信息化系统,以及市容、执法等系统,可以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以及建筑垃圾源头、末端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的全流程、全体系智慧化管理。
作为开放式老旧小区,甸柳新村社区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等,以党员带动群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与此同时,社区充分利用区域空间,合理设置垃圾分类彩虹跑道、灌篮高手、万物生长、分类跳房子等分类宣传设施,逐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作为全市最早实现现“街道+社区+物业+志愿者+三方服务公司”五方联动的小区,万科城小区建立了“区(社区)—片(小区)—组(楼栋)—邻(单元)”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分类投放“日日巡”,网格管理“周周到”,分类事务“月月谈”,多方联动“事事碰”等形式,带动居民推进垃圾分类“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95%,分类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历下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置中心转运站是全省首个日转运能力达到千吨以上的景观园林式转运站。中心共设有装填泊位8个,包括2个厨余垃圾泊位和6个其他垃圾泊位,配置前端收集车107辆,大型罐车29辆、大型压缩罐39个,最大日转运能力达1600吨,可满足历下区未来15年内生活垃圾的增长需求。以转运中心为支点,历下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巡回收集、压缩暂存、密闭运输、分类处置”。
“爱回收·爱分类”分拣中心于2021年建成投用,内置可回收物半自动化人工分拣线、打包机、压块机,“点—站—场”三级回收体系,即源头投放智能化、中转清运表转化、集散分拣精细化,实现常态化运营。既从源头实现了垃圾减量,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生环境和经济双价值。
舜耕山庄积极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垃圾分类管理“12345”工作法,依托自身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及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配套硬件设施、完善收运体系、广泛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全员爱护环境、维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各点位工作开展情况,对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表示认可,并就相关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杨建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管局局长、一级调研员王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管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左绍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管局副局长刘娜娜;市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何继文,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爱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济南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市城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