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秉持这样一份初心,2020年,济南市天桥区向全区做出了“教育强区”的承诺,坚定迈向了天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历经4年高速高质发展后,天桥教育在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质教育品牌的塑造力、优质师资队伍的成长性、优质教育内涵的获得感等各层面全面飞跃式提升,全区教育发展水平已然稳居济南市“第一梯队”。
构建“全周期”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教育的发展是全周期的,它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成长过程。2024年,伴随着全区“品质提升”行动的实施,天桥教体局将“全周期”教育提升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教育品质。
所谓“全周期”教育提升工程,既涵盖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特色发展的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元丰富的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同时强调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温馨舒适的育人环境、德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等“全领域”的优质均衡。
为推动“全周期”教育实现品质提升,天桥教体局凝练出了“15619”工作思路,奋力攻坚。据了解,“15619”工作思路以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统领,围绕教育体系更加完备、集团建设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师能力全面加强、教育保障更加有力五大目标,以19项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在党建引领、全学段建设、集团化打造等六大方面聚力攻坚,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的实现。
深塑“集团化”充分凸显优质学校辐射力
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即“扩优提质工程”。
扩优提质工程的核心要义是优质均衡,做好扩优提质,需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片区的教育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因此,集团化办学成为“15619”工作思路中的重中之重,也是2024年天桥区教育品质提升的核心工作。
今年2月,天桥区教体局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集团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区域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区和教育强区目标任务,坚持“系统架构、因校制宜、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工作原则,以教育集团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名校就在家门口,名师就在我身边”的天桥特色集团化办学路径及模式,努力实现从“学有所教”转变为“学有优教”的教育品质提升。
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培育本土名校,天桥教育打造了名优学校带动发展教育集团和中小贯通学区一体教育联盟,形成了汇才、宝华等一批具有市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学校和教育集团。名优学校带动发展教育集团以品牌打造,紧密集约发展为主旨,凸显集团总校的核心引领力和辐射力;中小贯通学区一体教育联盟以出口提质,合作共研发展为主旨,凸显联盟各校的合作研究力和协调力。
集团化办学既符合天桥教育实际又合乎教育发展规律,一经实践,立竿见影。近期,兴麓幼教集团承办全市首届“青铜园长”论坛,制锦教育集团承办全国第二届“大单元·大观念”教学研讨,得到与会专家与同仁一致好评,学前阶段“网格组”管理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
探索“新高度”品质教育阶段性成果频现
进一步推进教育“集团化”建设,持续提升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深化教育强区,推进“全周期”教育提升工程,构建体系完备、质量一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天桥区教体局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举措,为高质量落实“品质教育”保驾护航,取得了熠熠成果。
坚持党建引领,创立“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党建品牌,通过表扬“六带头”党员,发现党员身上的闪光点,鼓励每个党员都树立自己的岗位标准,“‘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天桥教育系统党建文化之探究”立项为市级党建课题,并顺利结题。”
通过成立德育联盟和协作组,以“项目+品牌”模式深化教研与展示,通过“课题+成果”方式推动研究与实践,同时实施“组培+盟培”策略培育专业队伍。其中,“京剧育人国粹筑梦”等10个研究项目荣获市级德育品牌,“五育并举视域下‘融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等课题成功获得“十四五”市级立项。
为促进区域学科教研的深入发展,区教体局成立了教研共同体和联盟,并建立了区域学科教研基地校以及各校名师工作室。经过不懈努力,天桥区1所学校通过省级课程实验基地验收、3所学校获评市级思政“金课”、1节课例获评省级优质活动课。
教育改革探索没有“休止符”,唯有不断“上下求索”。为实现教育“品质提升”,天桥区教体局未来将继续坚持“教育强区”为指引,持续深化推进全区教育工作提档升级,为不断满足区域内群众优质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不懈努力。(葛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