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多才俊,章丘进士多。”青济之喉襟,泰莱之要冲。千年古邑济南章丘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跨越近900年时空,以4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颜宁和一代词宗李清照竟是出生地相距12公里的“老乡”,这无疑又为章丘的人杰地灵增添了一抹亮色。
“青年才俊看章丘”专项观摩活动
不唯地域引人才、不问出身评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不遗余力为人才。立足实际,章丘全力优化人才成长生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搭台子”“架梯子”“引路子”,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潜力,让人才在宽松开放的沃土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钢铁冶金学博士王飞
做了17年研究者之后,“85后”钢铁冶金学博士王飞选择加入章丘产业发展规划。章丘是锻造之乡,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伊莱特的产业方向是吸引他的第一要素,此外,他对章丘整体营商环境、人才服务等诸多利好因素“一见钟情”。
“这是我和章丘的一场双向奔赴。”
在章丘,城市与人才之间的“双向奔赴”屡见不鲜,各领域各行业集聚起数量充沛、质量过硬的优质人才,构建强有力的多梯队人才矩阵,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澎湃新动能。
梧桐繁盛,自引凤凰来
伊莱特的每次出“圈”,都令大家叹为观止:2022年“乾坤圈”火爆全网,2023年“世界第一环组团再出发”冲上热搜。还有刷新两次生产纪录的16MW、18MW两个超大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法兰;为银江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制造的首件磁轭圈;为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提供的轴承环……
一“环”扣一“环”稳健前行中,伊莱特形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闭链,成长为一家以向清洁能源、高端装备行业提供各类关键部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
“伊莱特的产业发展定位和我的研究方向精准匹配。”一次偶然出差的机会,让王飞对伊莱特产生浓厚兴趣。
一直以来,王飞深入研究钢的纯净化,以替代进口钢为目标,研发出多种高品质合成钢。经过多年实践,王飞发现,样品问题可以在研究所解决,但产品问题却无法在实验室里变现。比起从事科研工作,王飞更希望做一名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入职伊莱特就是实现理想的“关键一步”。
在生产线上不断追求更专业的状态,在产品架构上屡次突破公司发展的瓶颈,在行业标准上持续刷新国内外环形锻件天花板。在仿若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舞台”上尽情演绎,王飞的快乐与日俱增。
人才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梧桐繁盛,自引凤凰。”在引进以王飞为代表的高端产业人才方面,章丘立足实际,强调“以事业为纽带,以人才与事业的内在契合凝聚人心”。面对近年来各地纷纷上演的“人才争夺战”,章丘紧扣地区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人才类型、数量与岗位,以真挚之心吸引金凤凰蹁跹而至。
2022年、2023年,王飞先后在济南市章丘区入选了市级、省级产业人才工程,获得支持资金380万元,带动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有效加快了企业高端装备用钢等关键领域科研进程,是章丘以人才活力激发发展潜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了解,2023年,章丘区28名人才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65名青年博士、7000余名大学生涌入章丘区,投身建设一线。
今年,章丘区深入开展工业强区升级、项目深化攻坚、创新引领发展、全域乡村振兴、文旅名城突破、民生保障改善“六大行动”,人才工作及时响应,勤于培育与精于雕琢均围绕六大行动展开,既避免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又能在尊重市场与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为人才“多压担子”“搭好舞台”。
青衿荟萃,沃土敬乡贤
刚送走一批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又迎来另一波参观和访问的客人。迎来送往间,宋晨晨和他的科技小院愈发声名远播。
在这个山东农业大学唯一一家“国家级科技小院”里,7位教授专家组成的科技顾问团,上任“小院科学家”,建立了研究生驻基地团队,成功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现代农业技术12项,推广航天育种蔬菜新品种27个,在农业农村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1个。
章丘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晨晨
“这个棚没有垄沟,试种的3个新品种番茄苗直接定植在平地上,降低管理难度,能节约不少人工成本。”章丘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晨晨翻弄着1号棚里翠绿鲜嫩的植物,“水肥通过预埋在地里20公分深的管道,直接打到植株根系附近,水肥损耗小。”
宋晨晨是地道章丘人。2013年,他辞去北京的工作,在章丘区乡村引才政策引导下,毅然返乡创业,流转土地358亩,开始学习做个当下时兴的“新农人”。精耕细作十年,公司累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专家服务活动260余次,科普培训菜农3000多人,培训技术骨干100余人,一大批兼具科技素养与实操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这里走出,奔赴广袤的乡村田野。
宋晨晨“科技小院”
在科技小院辐射带动下,周边2000余亩土地开展果蔬种植,解决农村就业100多人,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
从骨感的农村原有肌理中看到未来无限丰满的前景,宋晨晨笑称自己并非那个“专业的人”,却有机会跟一群专业的人并肩,在越做越“专业”的事业中,一步一步变现乡土情怀。“章丘有肥沃的土壤,有在外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有卓越的人才发展格局,这给了我返乡创业足够的底气。”
口惠实至,服务全周期
当前的章丘,急需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像王飞一样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是驱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也是章丘工业强区升级的关键引擎;基于聚才兴农需要,像宋晨晨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也是章丘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的不竭源泉。
为了让人才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最大价值,章丘秉持“服务人才,即服务发展”的理念,树立大人才观,强化项目保障,营造良好氛围,以实干精神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今年以来,章丘整合业务部门、街道(镇)、人才企业、高校院所、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推出全年人才工作要点,启动“章才兴章”行动、创业人才扶持计划、行业人才培优计划等工作,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人才服务下乡系列活动、人才专题宣传月系列活动等重点活动,为引才留才积极造势。
章丘区技术经理人协会成立仪式
在“筑巢引凤”“引凤筑巢”两结合、双促进的思路指引下,章丘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重磅平台,成立技术经理人协会,出台人才工作者专属政策,定期组织技术需求对接培训会。全区2023年开展“一对一”入企宣讲232次,助力章丘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9.71亿元,同比增长超80%。
瞄准“推进项目招引、服务项目建设”这个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章丘重点围绕产业链发展需要,高质量举办市区双创大赛,定期组织项目恳谈会、资源对接会,做好大赛项目挖掘、动员、对接、落地全过程服务保障,推动“人才+项目+资金+团队”整建制引进。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谭玉龙在第三届“百脉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结缘章丘,多方考量后,选择与山东康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备合作,落地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共同开发新型宠物抗菌产品。
通过市区两级创新创业大赛,一大批人才带着高水平项目落地章丘,共谋发展。与此同时,以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落地为契机,章丘制定人工晶体、空天信息产业专属人才政策,举办人才晶体、空天信息等行业闭门会,吸引落地一批高成长性人才项目。
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离不开用心用情的“引育留用”。章丘主动对接人才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暖心服务,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我把家安在了章丘。政府帮助解决了家人工作和学习诸多问题,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在致力于为章丘发展贡献力量。”王飞说。
“我的根在章丘。在乡村资源优势与创新发展思路双重利好下,章丘崛起势不可挡,这正是我一片乡愁中所有逻辑的‘落脚点’。”宋晨晨说。
源深则水涌,才广则业兴。面向国家战略布局和前沿方向,章丘正凝聚多方合力,加速构建以人才为战略支点的雁阵格局,让人才在发展的道路上竞相奔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画卷,为强省会建设发挥“章丘力量”的应有之义。(陈鸣飞)
图片由章丘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