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方向既定。4月23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紧跟着清晰地对外释放了一个“强化版”信号:国家要加快西部发展,助推西部的崛起!
从1999年算起,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三个10年。12个省区市凭借着占全国72%的国土面积,从大搞基建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再到科技引领走特色产业之路——如今,3.0版本的西部大开发正轰轰烈烈铺展开来,动能十足的产业凭借“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在这片沃土头角俱露,锋芒毕现,接续书写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奋斗史、辉煌史。
对于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来说,相比起曾经的“初来乍到”,扎根西部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的第二个365天,每一日都是与众不同的。
基础“强支撑”:存量提效与增量转型双向奔赴
今年年初,山东能源集团提出要确保2024年营业收入8000亿元以上。布局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充分挖潜与强化增量发展吹响新一轮冲锋号。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西部开发桥头堡,西北矿业自觉把企业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中思考谋划,以“走在前、开新局”的担当作为,打基础利长远,产能核增屡屡突破天花板。
有人说,在中国西部挖煤就像是在太平洋的正中心遇到了渔汛,你还没撒网呢,汽车大的鱼就纷纷跳到甲板上来了,问题是烟波浩渺呀,你怎么才能把它们送回岸边呢?
对此,西北矿业认为:先抢抓国家增储保供政策窗口期,以陕甘蒙晋青宁新七省为主阵地,坚持内优外拓,内部挖潜与外部开发两手抓两手硬,将“快速建矿”的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跨越发展实现强势开局。
接下来,为矿井稳定绿色发展争取生存空间,将一部分乌金就地转化为清洁能源,誓要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搭建一处绿色产业、绿色资本、绿色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高地。
依靠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治理能力,分别实现了巴彦高勒以冲击地压产能核增试点、邵寨以高瓦斯矿井产能核增试点的核增政策突破和核增产能翻倍,引领行业变革;五举通过调整矿区总规,年产能从240万吨/年调增至300万吨/年。
数据显示,西北矿业核定产能总规模从区域整合前的2400万吨跃升至3560万吨,现有矿井核定产能全部达到理论最高值,相当于“凭空”多出一座千万吨级矿井,位居山东能源集团第二位。
▲西北矿业油房壕矿井开工建设仪式
停建10年的油房壕矿井先后获得采矿许可证、“一矿两面”项目核准变更和初步设计批复。就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在重庆召开16天后,油房壕矿井于5月9日全面恢复开工建设;
无独有偶,杨家坪取得采矿许可证,实现重点工作的重大突破;
抢抓股权质押到期唯一机会,西北矿业历经艰难谈判,赶在评估备案到期前,以股权置换方式实现聚能能源矿井项目全资控股和化工项目完全退出,解除担保风险近5亿元,盘活化工资产8.8亿元、激活煤矿沉没成本16.8亿元。
对于西北矿业而言,这是一场存量提效与增量转型的双向奔赴,也是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最佳契机。
“端稳碗里的”,加快推进存量项目建设施工;“预热锅里的”,提前谋划并购项目开工手续;“涵养土地肥力”,为新项目建设积累资源要素。
“目标远不止于此。在深度调研各区域煤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产能核增、兼并收购、新矿井建设等多种举措,争取在2027年底实现资源储量、资产总额、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五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表示。
创新“新动能”: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维提升
绵绵用力,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多年来,能源资源一直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禀赋所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行至新时代,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推动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体系智能化,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北矿业邵寨煤业
邵寨煤业智能管控中心。在由60块高清显示屏组成的智能化调度中心大屏上清晰可见,1203综采工作面智能采煤机正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轨迹,进行自动截割采煤。煤炭在灯光照射下,闪着亮莹莹的光,经由运输机源源不断输送到地面储煤仓。原煤经过“一个平台七个子系统”智能选煤系统的洗选之后,自动装车系统将优质煤装车外运。
“右半部分是智能化采煤,通过地面智能操控系统,已经实现了采煤机记忆截割、中部自动跟机移架、井上下可视化集控等多个智能化功能。现在看到的就是井下掘进工作面实时展示,165个电控液压支架及各项生产数据一目了然。”邵寨煤业调度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金生介绍,“中间部分就是无人值守集中控制,还有智能选煤、监测监控等版块。”在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各安装一个变频器,就可以按照实时采煤量自动调整运输机转速。机电专业通过优化系统、升级装备,实现了主井提升操车系统远程控制、无人值守。
在这里,工作人员像玩游戏一样,一个人即可操作完成中央泵房水泵、中央变电所隔离高防开关、主煤流运输系统的远程控制,减少泵房司机、皮带司机20人。“工作面日产量达到4000多吨,辅以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井上下电机车、无轨胶轮车精确定位,最大限度节能、减人、提效。”张金生表示。
作为西北矿业公司内部首个实现自动割三角煤工艺的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1203智能化的程度“远远不够”。
“我们将在1203智能化工作面保持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对接续工作面也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实现采煤机与液压支架防碰撞,转载机、自移机尾与超前架组联合自动迁移等功能。”邵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延生说。
由正通煤业牵头组织制定的《煤矿TBM安装技术规范》《煤矿TBM掘进施工工艺要求》两项行业标准即将出版实施。TBM设备在煤炭行业应用的“首个”行业标准,是正通煤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成功实践,填补了煤炭行业TBM设备相关标准的空白。
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式,正通煤业大胆提出“探索地下浅层隧道盾构工艺引用地下深层巷道掘进技术可行性”研究,将常用于隧道、地铁施工的盾构机技术引进到煤矿千米井下。
2020年4月,国内矿用立井首台最大直径TBM下线,同年10月在该公司井下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在近4年的创新应用中持续改进,从首台设备完全按照隧道工程模式设计,第二台设备局部改进,到第三台设备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从结构、支护系统、后配套系统等方面实现煤矿化自主改造,再到第四台TBM实现后配套模块化设计,具备不转场连续施工条件。
边生产边创新,正通煤业在TBM创新应用实现了设备由通用化到定制化的迭代升级,截至2024年2月末,累计掘进1.6万多米,创出了单班进尺23.1米、单月进尺450米的新纪录,较同断面传统掘进工艺提速5-7倍。
2024年3月31日,月进尺450米的纪录被亭南煤业一举打破。该公司井下四盘区回风大巷TBM掘进工区班组月进尺刷新至482米!作为山东能源集团省外开发第一矿且成立23年的老牌矿井,巷道掘进月进尺迈入482米大关着实意义非凡,击碎了矿井采掘接续紧张的发展瓶颈,实现生产组织创新“高效拓量”升级。
井下高科技,经济价值“拉满”;地面满眼绿,生态颜值“爆表”。如今,座座生态矿区遍植苹果树、桂花树、红叶李,“产煤不见煤、存煤不露煤”的绿色矿山在西北矿业早已成为现实。
达标处理的矿井水进入生活区进行复用;自主研发的一整套应用充填采煤技术,消耗矸石,保护耕地;对煤泥进行脱水深加工提质,大大提高发热量,煤泥成了创效“金疙瘩”;建成地面瓦斯抽放站,配置瓦斯发电机组,变“害”为宝……
“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西北矿业牢记在心,身体力行。
合作“宽领域”:砥砺前行与共融共生双轮驱动
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连接;新疆,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广西,北部湾港今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多重政策利好叠加下,突破曾经的区位劣势,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加快成形起势。
而区域的协同发展,必定是众人携手奋进,砥砺前行,共融共生。
在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打造“西电东送”重要枢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西部12省一马当先。
▲西北矿业五举煤矿矿井暨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启动仪式
2023年7月25日上午,西北矿业五举煤业矿井暨选煤厂联合试运转正式启动,山东能源集团全面开展“陇电入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和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扎根甘肃,积极推动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融合发展,多方联手全力做好煤炭增储保供工作,共同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繁荣。
“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运营全过程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负责,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
“我在大城市,不是异乡人。”山东能源外部开发逾20年,西北矿业挂牌成立2周年,当他们走出这一步时,带走的不仅是几件行李,还有整个故乡。安置一个人,幸福一个家,在西北矿业,无论新朋旧友,员工与群众就是企业最亲的家人。
在矿区,高标准建成的运动场馆、图书阅览室、职工浴室、自助餐厅、职工超市等一应俱全,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比赛活动,并组织到区队、车间和井口开展“送清凉、送温暖”等慰问活动。
与此同时,西北矿业搭建“您若有求、码上来办”线上服务平台,设立“心连心”综治服务中心,成立矿区便民服务队,推行党员“1+1+N”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机制,让职工在企业随时随地感到“话有人听、事有人办、难有人帮”。
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后,五举煤业全力打通支援灾区所需块煤的600公里绿色通道,紧急调拨6辆满载200吨热值5000大卡块煤,在14个小时之内将其安全送达灾区。
西北矿业组织开展“点亮梦想”经典名著小书包公益捐赠活动,为灵台县邵寨镇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捐赠经典名著等图书2740余册,健康应急包350套,安全书包350个。
爱科公司主动与驻地残联及政府单位对接,广泛吸纳安置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共安置34名残疾职工就业,并在工作岗位、收入分配和评先树优等方面落实倾斜政策,每年评选先进模范残疾职工,累计完成发放帮扶资金7.8万元。
两千多年前,当楚人屈原仰望苍穹,洋洋洒洒写下旷世奇作《天问》时,一定想不到,他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振聋发聩的疑问,如今已被后人一一解答,且完美到无懈可击。
上天,嫦娥六号成功登月;入地,万米科探井向着更深更广处进发!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这是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
余光中说,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而今,青山不墨千秋画,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激荡着两种力量,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在向外走与向内收之间,能源之变的大美图景正在中国西部681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徐徐铺展,奋力书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能源”担当。(文:马磊)
山东能源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