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前,更新不止。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作为济南市唯一一个地跨黄河的中心城区,站位于新旧动转换桥头堡之位的天桥区,向新向好向美的脚步从未停歇。
1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如何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思考,天桥区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云锦湖公园成为新风景,22万平方米的云锦湖满园青翠、风景秀美,4990平方米的张养浩纪念馆是全国廉洁文化新地标,时尚高端婚庆全产业链满足市民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浪漫婚庆需求,可娱乐、可体验、可传播、可停留的多功能公园,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
在这里,我们看到成丰面粉厂旧址变身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坐拥1922之几美术馆、成丰记忆馆、潮流总部基地三大展馆,聚合跨次元主题空间、潮流集市、潮流策展、潮流慢闪、城市露营等潮流矩阵,集吃、喝、玩、看、游于一体,吸引济南最大的游戏研发公司、十余家文化类企业、多家数字科技公司及特色商家入驻,带动了产业升级。
在这里,我们看到金牛建材市场升级亮相,引入建材总部、电子商务、美食娱乐、文化创意等业态,成为一站式、智慧型建材家居产业综合体。2024年1月份开业以来,已有近200家品牌商户进驻,其中50多家为建材家居行业领军品牌,半数以上为省内总代理和品牌旗舰店,经营品类拓展至建材装饰、设计施工、电商运营、智能家居等22种,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额1.5亿元。
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生活场景,记录着天桥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进展,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街区功能转换带来的新活力。
2
推进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找准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
如何挖掘方寸之间蕴藏的无限可能,让业态多样、空间多样?天桥区提出,坚决贯彻“项目深化年”安排部署,锚定强区建设目标,深入推进“24165”工作体系,总结出“123456”工作思路。
具体来说,
一个策略:政府主导、片区更新、产城融合、整体平衡
两项措施:创新划格定责、挂图作战工作分工和推进两项措施
三个效果:达到检验部署、锻炼队伍、坚定信心三个效果
四个力量:依靠区级、街道、社区、群众四个层面的力量
五项保障:做好政策、安置、人员、资金、法律五项工作保障
六项原则:坚持让利于民、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依法办事、公开透明、和谐拆迁六项原则
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打造韧性城市?集中力量突破具有全局性、引领性、示范性的重点项目,围绕“一轴两带五组团”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医疗康养产业园、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以特色化、精准化加速产业集聚。做好商贸转型赋能,加快齐鲁鞋城、山东通讯城、堤口果品、泺口服装、金牛建材等专业市场提质,推进万虹中心、万融广场等商业载体建设,赋能商贸产业转型。尽快推进光明里、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大易造纸厂等历史街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引入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活力。开展城市设计、品质教育、健康文化、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安全稳定、法治建设等“七品提升”行动,谋划储备社会民生类项目13个、总投资571.1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5个、总投资132亿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新天桥。
3
城市更新是重大政治任务、首要发展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天桥区又一次踏上了时代的新征程,开启了全新的赶考之路。
旧厂区、旧市场、旧小区、旧村庄占辖区面积近二分之一,数量及规模全市最大,天桥区是省会城市更新的主战场。
为此,区委区政府制定了2023—2027年城市更新项目五年推进计划,将全域划分为24个城市更新单元,策划了39个城市更新项目、14个城中村项目和5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计划启动实施9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479亿元,已投入41亿元,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强劲动力,掀起城市更新行动新热潮。
眼下,涉及9000余户居民、250万平方米面积,王炉北辛、泺口二期、丁太鲁新徐、桑梓店四大片区城中村改造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交出的成绩单也非常亮眼:自5月1日启动签约以来,截至6月11日,已开展集中签约的王炉北辛、新徐、桑梓店三个片区总签约率达到94%。
这一场横跨小清河和黄河的全域城市更新,将为天桥带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新机遇,汇聚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描绘更加立体、丰满、动人的新画卷。
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养、宜游,就是天桥未来的样子。期待这片拥有无限可能的土地,早日实现城区能级跃升,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示范样本。(郇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