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天桥:增绿补绿护绿,市民“赏绿”更“享绿”
中国网 2024-06-14 16:47:31

沿经一路、济泺路等主要道路行走,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等18.66万盆时令花卉竞相绽放;

火车站三角地、明湖北路大明湖北门、如意广场新增3处花境,市民出门便可邂逅“莫奈花园”;

小区周边新建两处公园,绿地面积约3800余平方面;新增两处共建花园,市民“愿景”变“院景”;更换补植绿篱15.8万株,6公里绿道加速建设,道路两侧四季常绿;

此外,还有两处在建公园持续解锁“公园+”功能,1处古树园提上改造日程,不日便可焕发“新颜”……

今年以来,济南市天桥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围绕“品质提升”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加码升级,持续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园在城中”的绿色名片,一步步让“出门见绿、移步入园”的愿景变为现实。

因地制宜增花添绿,赋能“公园+”

当“公园20分钟效应”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进一步挖掘公园的多重潜力,不断解锁公园的更多功能,成为建设者需要考量的关键。近年来,天桥区始终坚持“文化园林、生态园林、活力园林、百姓园林、智慧园林”的工作导向,以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园绿地为目标,不断解锁“公园+”功能,持续满足广大群众学习、娱乐、健身、休闲的多种需求。

今年以来,天桥区深入走访调研百姓需求,相继打造了书香明月街头游园和春江明月游园两处“百姓园林”,在增绿补绿3800余平方米的同时,因地制宜增设运动器械、儿童游乐设施,赋能公园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等多重功能。

相去不远,正在建设的药山公园映山园则充满了浓郁的中医药特色。无论是园内的扁鹊采药雕塑、扁鹊采药文化展板,还是中医药炮制技艺展示文化墙,还是随处可见的各类中药材,都能让游客有所游、有所收获。

同样在建的还有元首针织配套公园——织梦文化公园,针织图案铺装、针织雕塑、针织机器等穿插其中,讲述着曾经的针织故事,也编织着居民的“绿色梦”。

“天桥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药山公园还是元首针织都是其中的惊鸿一瞥,我们希望通过公园的建设、提升,在给老百姓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的同时;赋能公园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传递城市有机更新的历史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邵智鹏说道。

小区荒地共建花园,“愿景”变“院景”

前不久,万盛园小区业委会和业主代表为天桥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送来了一面锦旗,盛赞中心将居民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愿景变成了“院景”。

原来,万盛园小区内有一处约500平方米的空地,空地上杂草丛生,间或还有居民种植的蔬菜、花卉,以及废弃的破旧花盆等。小区改造提升期间,园林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问需,并因地制宜种植了约300平方米的麦冬草、25棵海棠树、25棵红叶石楠球,并组织绿化工人修剪院内的石榴、柿子、核桃等树木,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逛公园”。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为居民普及绿植养护知识,确保苗木有人管、有人养。

“这是中心探索建设‘共建公园’的一次尝试。”邵智鹏介绍,除此之外,今年以来,中心一共建成了两处“共建公园”。其中,作为全区首个共建花园,“泉馨·共筑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积极发动周边共建单位、社区居民的参与,确保公园前期建设有人出谋划策、后期养护有人专职照护。

除此之外,泉星小学一隅也新增了一处以科普为主的“星愿花园”。“这是中心与泉星小学探索共建的一处小公园,院内栽种大量植被,每一种植被都设置一个科普展牌,向师生普及花木知识。后期,将发动社区志愿者和学校师生共同养护。”邵智鹏介绍,该处公园预计将于暑假前开园。“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合适点位,建设更多‘共建公园’,不断完善社区绿地多元服务功能,调动市民参与社会绿化管理的积极性。”

精细管理“护”此青绿,四季绿常在

园林绿化工作,既要不断“建新”,又要做好“修旧”工作。受去年冬季极端天气的影响,天桥区内38条道路的分车带绿篱和乔灌木出现大量干枯枝,甚至出现苗木死亡的情况。为了保持绿化苗木的完整统一,园林中心及时修绿补绿种绿,截至6月上旬,累计更换补植小龙柏、红叶石楠、卫矛等绿篱15.8万株,修剪绿篱2.1万平方米,复壮、修剪乔灌木2600余株,更换补植行道树40株。

“植”此青绿,更要“护”此青绿。病虫害是威胁苗木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邵智鹏介绍,一方面,强化培训,把专家请进来给养护人员上课,让养护人员从“工人”变“专家”;另一方面,提前作业,结合常见病虫害发病规律,抓住春季苗木发芽前、秋季落叶后等重点节点,为苗木喷洒石硫合剂、施肥浇水等,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前。

为了保持绿地卫生整洁性,中心采取分段划片、责任到人的方式,定时对绿地内枯枝干叶、杂草杂物、砖头石块等垃圾进行清理和捡拾,尤其对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学校、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能够全时段做好绿地卫生保洁工作。日均出动人员100余人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0余吨。

此外,中心还建立“日巡查、周巡查、月检查、季度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现场检查,以进一步加强养护单位对养护工作的重视力度,切实“护”好一方青绿,努力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园在城中”的景观效果。

植绿护绿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一方百姓,但每年3-5月份的杨柳絮却让市民头疼不已。对此,中心积极作为,通过喷水、注射抑絮灵等措施,狠抓三孔桥街、二环北路、北园立交广场、小无影潭等杨柳树比较集中位置,开展飘絮防治工作,切实做到有效防治、及时清理,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600余人次、车辆200余台次。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天桥,更是老百姓推窗即见的幸福生活。(马俊伟)

济南市天桥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供图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