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海右人才节”开幕式之际,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鲁韵泉才·智汇高新——济南市医养健康做大做强纵深发展专题论坛”。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友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级人才、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立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郭学平,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余兵,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投资促进部部长、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松,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湖南大学、长江商学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徐磊在致辞时提到,近年来,济南市聚焦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特医食品五大领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到医疗康养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群,培育了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高能级的研发创新平台,拥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优势产品,形成“双核双谷多园”的空间布局。今天的济南,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有可为,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大有可为,诚挚邀请海内外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共同谱写城市和人才相互成就、交相辉映的华彩篇章!
余兵在致辞中表示,济南高新区是1991年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集国家级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于一体的功能区,成立30多年来,已成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今年,济南高新区正式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将以新时代创业者的姿态,奋力谱写向“高”攀、向“新”进的又一篇精彩华章。诚挚邀请海内外英才选择济南、筑梦高新,在“三次创业”的新征程中擘画美好未来!
山东省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张凌波在致辞时提到,校友经济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经济,谁抓住了校友,谁就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期待与更多校友会一起,以校友力量吸引集聚更多人才选择济南、落地高新,共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才兴,城市兴,人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今年,济南第二届“海右人才节”以“人才经济”为主线,聚焦推动发展“校友经济”。为进一步加强与校友会的交流合作,济南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长江商学院等12家校友会,共同发起成立“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校友发展联盟”。下一步,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开放创新生态,助力济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集、智力荟萃,是济南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的最大底气。而立之年的济南高新区,爱才惜才、尊才敬才,在“三次创业”的蓬勃浪潮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为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各位专家、校友会领导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和人脉优势,扩大济南高新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朋友圈”,活动现场,刘松向与会的6位院士专家代表颁发了“济南高新区双招双引大使”聘书。
奋进中的济南高新区,既关注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中的“人生大事”,也格外关注每一位高新人才生活保障方面的“关键小事”。为进一步向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济南高新区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高新区东区医院分别授予“济南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医疗康养服务单位”,全力打造“活力高新·健康护航”品牌。
济南高新区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集聚区,也是众多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正在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双向奔赴、互利共赢。活动现场组织了医养健康“四链融合”项目签约,8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高新区。
随后,张友明院士、彭立增院士、郭学平博士相继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进行了主旨分享,创业服务中心、生命科学城发展中心依次进行了园区推介。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持续扩大“海右人才节”活动氛围,不断凝聚各类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和校友会资源,策划组织开展一系列惠企惠才活动,推动更多人才选择济南、筑梦高新,一起携手向未来!(来源:济南高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