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织绘济南高新教育改革“新图景”
中国网 2024-06-13 11:30:49

《区域推进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获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立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格率高达 99.72%;1所学校获评市级首批特色学校,11所学校获评市级首批新优学校;成功创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激励鼓舞,生命唤醒》德育品牌入选济南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品牌名单;连续7年举办中小学(班级)文化艺术节及素质教育成果展……这是近年来济南高新区教育改革探索工作的成果。高新区自2017年开启教育改革的序幕,循序渐进地实行全员聘任、区管校聘、课堂改革“三步走”,织绘教育改革“新图景”。

起步:“全员聘任”点燃教书育人新热情

2017年8月,济南高新区下发《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高新区教育改革的序幕开启了。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全员岗位聘任制”改革。

所谓“全员岗位聘任制”就是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对自愿加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教育工作者封存事业身份,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转变,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式用人机制。

有些人对这次改革持有顾虑,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期盼改革。在全员岗位聘任改革推行的第一年,全区33所学校递交了申请,1700多名教师自愿放弃“身份”。“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师优绩优酬、多劳多得。而且无论是工资还是绩效,都是看岗位、看工作量、看完成质量。”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教师张玉辉说。

高新区章锦小学刘月婷老师刚入职时刚好赶上全员岗位聘任改革,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人。在三年的时间里,刘月婷不仅成为济南市优秀教师,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逆袭”,看似丢掉了“铁饭碗”,却得到更精彩人生。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到2019年8月份的时候,当年唯一保留“铁饭碗”的学校也主动申请了“全员聘任”。

“一子落地,满盘皆活。”教育奇迹的出现,其实是起步于高新区开启“全员聘任”改革。高新区教育事业关键的第一步走对了!高新区打碎的是“铁饭碗”,却激发起了教师群体教书育人的“干劲”。

“打开教师编制‘禁锢’,封存编制,全员聘任制,倒逼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放手一搏。”刘月婷说。

稳步:“区管校聘”探索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新路径

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激发了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但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资源调动难等问题,制约着高新教育的均衡发展。

济南高新区“趁热打铁”,在2019年开始了第二步改革,即“区管校聘”。具体做法是建立全区“人才超市”,把“学校人”变为高新区教育系统的“系统人”,实现“区管”,然后各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设置岗位,与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现“校聘”。“双向选择”的实施让教师有了选择适合自己岗位的机会。同时,拥有用人自主权的学校,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退回“人才超市”,重新进行选择调配。

施行“区管校聘”,校长和教师也“一视同仁”。刘宗泉在2021年竞聘高新区科航路学校校长时,首先个人申报后提交组织审查;审查通过后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要达90%以上后进行专家面试和提问,连过“三关”竞聘才能成功,整个竞聘过程异常严格但非常公平。

高新区也支持鼓励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开展教学交流工作。高昕是2009年入职济南高新区第一中学的教师,在“区管校聘”政策实施后,先后调到其他的中小学任教,在2022年的时候又回到了高新区第一中学。“经过交流历练,我收获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比如小学的任教经验让我更懂得小初衔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更好地处理初中生遇到的问题。”高昕说。

“区管校聘”盘活了教师队伍,教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人尽其才。高新区在改革中,成立52个专家型工作室,辐射全区750名教师;培养跨学科、跨学段、跨学科的优秀教师人数占全区教师总人数的4.24%,优秀的教师人才团队让高新区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迈步:“课堂改革”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人事制度改革了,教师资源配置更均衡了,制约教育发展的枷锁被打破了。如何提升高新区的教学质量?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校迎头赶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高新区马不停蹄地进行“第三步”改革----课堂改革,即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发展”教育理念,探索“问题导学、微课导学、自主学习、同伴互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先教后学”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转化为“先学后教”。“这种课堂模式,要求教师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实验中学督导室主任陈方勇介绍。

在课堂上能够明显感受到课堂改革带来的变化。实验中学张燕老师发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

2020年,海川高中在科普作文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多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实现“出道即巅峰”;高新区“360度无死角”的全天候温暖陪伴得到了全区家长的认可,高新区所有学校家长满意度达标率由改革前的46%提升至100%;课程改革也让学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越拉越多的高新学子走进高等学府求学深造……

高新区教育改革已跨越千重山万重水,正在迈出坚定而稳重的步伐,实现“逆袭”。

2024年,在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呼唤下,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以“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进步、学校教育引导公民素养提升、学校教育引导社区文明发展”为指导,探索家校社联动的社会化教育模式,诠释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赋能公民素养提升,润泽文明社会发展”。

“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发展体系,率先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党组书记、部长高一鸣说。(赵子铭)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