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5月25日,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在潍举办,“工信七子”高校160名师生来到潍坊,搞对接、话发展。这是潍坊今年“双招双引”又一个大动作,也是近年来人才、科技等工作的一个小高潮。
抓住关键群体、对接高端资源、搭平台建机制,充分调动市内市外、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推动潍坊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潍坊近年来推动工作的显著特征、鲜明特色。
携手“天团”开启无限可能
这两天,在交流会上,我们采访了“工信七子”的十几位专家教授,感觉自己的朋友圈瞬间“高大上”了。我们总结,这次活动的特点,可以用“高”“诚”“实”三个字概括。
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现场
——高。“工信七子”齐聚一个地级市,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层次高、规格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七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对强国强军贡献大,众所周知。而时常被人忽略的是,这些“硬核科技”用于经济建设也“杠杠滴”,推进新型工业化、催生新质生产力,他们也是中流砥柱。
——诚。会前会后,潍坊做了很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新技术处处长沈建新教授介绍,去年12月31日,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带队到访南航,和时任南航党委书记、现任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碰撞出了邀请“工信七子”共同来潍对接交流的想法,各方持续推进此事。今年4月26日,潍坊市委副书记郭飞带队去南航进行校地对接交流座谈,专门就这次七校走进潍坊活动向南航专家教授发出邀请。
——实。会前,潍坊各级工信部门征集到70个企业的91项需求交给七校。接到需求后,南航逐一分析,结合本校优势学科,梳理出31家企业的40项需求,目前已与15家企业取得联系,4家达成了意向合作,并精心筛选了8项科研成果到现场推介;南京理工大学根据潍坊产业需求筛选了9个科研成果重点推介;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4日下午在潍坊昌邑揭牌成立了“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会上,七校与潍坊揭牌了“工信部直属高校先进技术成果潍坊转化基地”,签约了12个项目。
携手“工信七子”,见面仅是开始。潍坊与七校建立了4项合作机制,会后还将继续落实落地。这让人想到潍坊2021年起创新实施的“双百行动”——百名干部任国内重点高校科技人才专员、百名专家人才任企业科技人才副总。
“2021-2022年期间,潍坊市选派了两批科技人才专员到我校进行挂职对接,对校地合作促进很大。”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詹浩对记者特意谈到了这件事。记者从潍坊市委人才办获悉,2021年“双百行动”实施至今,分3批选派了100名科技人才专员和300名科技人才副总,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538名,新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109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824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1.8亿元。
在有形的成果之外,是无限广阔的未来。“工信七子”带来了不少“新热词”,如低空经济、水下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每个领域都展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谁说它们不会变成潍坊明天的“新物种”“新赛道”呢?
用好百万在外潍坊人
“我们有‘两个潍坊’:家里的‘一千万’和在外的‘一百万’。两支力量都要用好,推动潍坊高质量发展。”潍坊市委书记刘运经常说。
潍坊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尊师重教、人才辈出,在外打拼的能人很多。潍坊向来重视、善用潍坊籍在外人才。这次“工信七子”交流活动,潍坊也特意邀请了潍坊籍教师回家见面,他们是潍坊联系高校的重要桥梁。
“我校的很多高层次人才就是咱们潍坊人,”北航副校长刘树春在25日的主题大会致辞中一口气说了6位潍坊籍教师的学院、姓名,表扬他们有干劲、敢担当,勇于亮剑、敢于创业,成绩卓著。
北航学术委员会委员、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继强教授,就是刘树春副校长提到的一位。“我是潍坊高密人,我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5月24日晚,他对记者说。
潍坊奎文姑娘王翌璇,就读于南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这次被家乡聘为校园引才大使。“我所学的专业在潍坊能用上,有机会我肯定想回家乡工作。我也会向同学们积极推介潍坊。”她说。
“身在异乡,心系潍坊”,数据显示,近5年潍坊有1217名学子考入这七所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邹美帅说,潍坊生源占全校在山东录取人数的1/5以上。
潍坊从“工信七子”高校聘任了14名“校园引才大使”
春风作伴还乡切,长空万里照归鸿。2018年以来,潍坊专门搭建平台“潍坊发展大会”,邀请在外游子返乡转转看看、叙乡情、谋发展,每次会期都是3天。潍坊市委统战部统计,前三届潍坊发展大会,促成了1300多名潍商返乡创业,达成项目200多个,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引进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等256人,引进院士工作站、科研院所等92个。今年4月2日的第四届大会更是规模空前,举办活动60余场,邀请嘉宾360余人,达成合作协议45项,签约重点项目111个,涉及资金502.4亿元。
除了强化联系潍籍、潍缘、潍历的潍坊人,潍坊也重点对鲁籍、鲁缘、鲁历的人才进行精准招引。今年4月16日,潍坊专门到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山大每年平均有300名毕业生到潍坊就业创业,潍坊是山大学子在省内就业仅次于济南、青岛的第三目的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大历届学子在潍有1万多人,相当多校友成为业界翘楚、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一句“老乡”,拉近的是游子和家乡的感情,强化的是“走遍神州四方,还是家乡潍坊”的共识。百万在外潍坊人汇聚智慧和力量,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了强大助力。
存量人才增活力
5月22日下午,20家驻潍银行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如何赋能潍坊。这是“金融机构支持更好潍坊建设亮绩赛绩成果展示交流会”。一位行长说,平时开会,同行们经常碰到,但当众展示、全部发言,还是头一回。
去年2月19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潍坊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潍坊市委书记刘运提出,发展要充分用好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两支队伍”。抓住干部队伍,2023年5月6日,潍坊举办首场“书记擂台赛”,14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党(工)委书记登台述职,现场接受评价、排名,成为潍坊“争星夺旗挂牌亮榜”的“揭幕战”。如今,区县、市直部门的擂台已打了多场,还打到了乡镇、驻潍单位。到处形成了业务交流和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干部说,有“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感觉。
另一方面,对攻坚克难、业绩突出的干部,潍坊市大张旗鼓正向激励。去年,潍坊表彰了十名“敢为先锋”和一个“敢为先锋集体”,市委书记、市长双双上台给同志们颁奖。
潍坊党政主要领导时常提及,企业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政府搞服务,企业作贡献,企业家和政府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关心企业家就是关心潍坊发展,支持企业家就是支持潍坊发展。潍坊现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7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家,省“单项冠军”企业连续3年数量全省第一;有115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全球(亚洲、国内)前3位,其中60多种产品全球第1、全国第1。这都是企业家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拼出来的。
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上,12个项目签约
去年2月19日的潍坊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开场先表彰了优秀企业家、民营企业百强。大会请企业家代表坐在主席台C位,释放了尊重企业家、奋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每位参会者都拿到了一份文件,就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个“一号改革工程”。近年来,潍坊坚持和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等体制机制,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前不久,在2023年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潍坊市营商环境考核获第一等次、全省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
眼下潍坊企业正处于“二代接班”的高峰期,潍坊市、各区县重视新生代企业家,组织了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开展常态化交流,组织培训,培育他们快点成长。对外地在潍商会,潍坊市领导多次前去调研交流,研究解决问题,共商发展良策。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事。今年一季度,潍坊GDP增长6.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1-4月,潍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23.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1.5%,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的潍坊,抓住关键要素,下活了一盘大棋,明天定会创造更多精彩。(来源: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