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老秦”社区“小事”显担当
中国网 2024-03-15 15:09:21

“老秦”不老,出生于1971年的他,目光炯炯,面带春风,浑身上下充满着干事创业的热情。面对居民送来的一幅幅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他连连摆手:“我总觉得自己付出的还是太少。”

2017年,秦红顺成为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洪楼广场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文能化解邻里纠纷,武能修水修电疏通下水管道的秦红顺,很快便跟居民打成了一片,成了街坊四邻人人称赞的“贴心老秦”。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社区工作千丝万缕,无一不牵动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初到社区,为了给居民服好务,一有空闲,秦红顺就会到街道社会事务科、残联、人社中心等科室请教,把每一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理解透彻。“居民有事来问,咱不能一问三不知,要让居民带着疑问来,带着收获走。”秦红顺笑道。

前几年,社区刚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时,秦红顺总会骑着一辆电动车在社区里巡查,谁家老人生病了、谁家电线短路了、谁家房顶漏雨了,他总是第一时间知道,并且及时上门提供帮助。由此,“有事找老秦”也成了居民的共识。

山大二宿舍有一位居民,丈夫在外工作,婆婆年迈,自己又患重大疾病。秦红顺了解情况后,常常上门宽慰,并帮忙办理了重大疾病救助;每次遇上居民去医院就诊,秦红顺还会主动送她一段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各个小区之间,领取、发放防疫物资,入户排查,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及药品……“最忙的时候,一天把3辆电动车跑没了电,爬楼梯爬到最后迈不动脚,就用双手扶着墙,咬着牙上。”秦红顺说道,“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热心助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洪楼广场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里老年人居多。秦红顺早早摸清了社区的“家底”,谁家里有老人、哪家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哪家老人身体不好,他的心里有一本详细的“花名册”。

此前,辖区一位孤寡老人因服用过量镇静药物导致昏迷,秦红顺了解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并陪同老人去往医院。在医院里,秦红顺跑前跑后,帮忙办理各种手续,并协助护士给老人洗胃。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摔伤了大腿骨,做完手术回家后,换药、拆线等成了麻烦事。“老人下不了床,家属联系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医生能上门。”秦红顺说道,了解情况后,他积极联系社区里的门诊,并找到一位热心医生免费上门给老人提供专业护理。

一位患有精神障碍的老人,因为情绪不稳定,点燃了家中杂物。秦红顺和社区工作人员、民警一同扑灭了火源,并帮老人穿好衣服。待老人情绪稳定后,秦红顺又积极协调沟通,将老人送往精神医院接受治疗……

如今,走在社区里,总有老人对秦红顺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比俺儿还好”。但在秦红顺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老了,没人管没人问,是什么感受。”

见义勇为,“干工作要有担当”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因为调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秦红顺和同事10点多才下班。回家路上,两人步行至花园路山大路附近时,发现不远处冒着火光。军人的警觉和在社区参加消防演练的经历,让秦红顺顿感不妙。

“着火了,快去救火!”秦红顺一边说着,一边就跟同事往起火的方向跑去。到达现场时,秦红顺发现起火的是一栋二层小楼,当时火苗乱窜,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蔓延态势。他观察了周围情况后,当机立断,到附近的饭店借来了灭火器,跟同事一起顶着浓烟冲进火场。很快,火势得到控制。居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秦红顺却落得满身满脸的灰,“回到家里洗了好几遍才洗干净”。

社区里的大事小情秦红顺时刻放在心上;社区外的事情,他也爱“凑热闹”。下班路上偶遇交通事故,他赶紧拨打120,陪同右腿粉碎性骨折的陌生人去医院紧急治疗,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才重新踏上回家的路;菏泽市有一户家庭无力承担昂贵的医药费,他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毫不犹豫捐了款……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秦红顺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第四届泉城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志愿者”“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爱心大使”“模范市民”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但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还不够。他说:“人生在世,勤勉二字。既然是为大家服务,就要不怕事、敢担当,切切实实让大伙儿满意。”(马俊伟)

洪家楼街道供图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