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职汽车学院:培塑“新汽车人” 应时而“变”锻造新时代大国工匠
中国网 2024-03-11 16:47:47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勃发,2022年2月生产累计突破1000万辆,到2023年7月迎来第2000万辆下线,仅用了1年零5个月,彰显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惊人的发展速度。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60%。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开启新能源汽车的远征并不难,难点在于技术、营销,特别是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这些问题,正在被一一破解。”对此,济南职业学院汽车学院院长宋广辉表示,“我们培塑的‘新汽车人’,一定是跨界型、复合型、创新型相结合的高素质汽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同时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跨学科跨专业的复杂工程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着眼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

2021年4月27日揭牌成立,两年半时间里,济南职业学院汽车学院已手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重型汽车维修赛项一等奖、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解决方案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故障检修”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营销赛项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看似“如有神助”的成就背后,济职汽车学院自有一套“弯道超车”的人才培养逻辑,其立足点就是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打造“整”“零”协同发展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积极在拓展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上下功夫。济南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芯片、动力电池、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形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21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济职汽车学院的成立,既恰逢其时,又任重道远。学院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和中国重汽“千亿级”产业,瞄准汽车制造与装配、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服务于营销、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重点领域。

既然赶上风口,自当勇立潮头。“我们要破的题,首当其冲就是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好这些人才,以期更好地符合政策规划,迎合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宋广辉说,“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最实际的岗位需求里。”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配套的人才培养速度已然跟不上产业的高歌猛进。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中提到,预计到2025年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若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服务,人才短缺量将更加明显。

自2020年底筹建开始,济职汽车学院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变化,“随机应变”优化专业布局,将原有的单一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调整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与生产制造、调试、出厂前检测等产业环节挂钩。与此同时,创新设置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智联网联汽车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市场变了,产业应声而变。如果无法满足市场和产业的需求,开设的专业就没有任何发展空间。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这是机电信息一体化产品,因此,院校要培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器类等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新汽车人’实现‘跨界融合’,聚焦到人才培养层面,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规划:跨什么界,怎么跨界,如何预判发展趋势。”宋广辉认为。

创设条件保障有力的跨界平台

2023年4月9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解决方案赛项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济职汽车学院学生秦彤、郑子豪,叶玉健、范新卓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汽车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济职汽车学院从来自全国21所高职院校3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不仅充分展现出汽车学院师生在建设高标准专业方面教与学的成果,也对“跨界融合”做出先进表率。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赛项是围绕智能汽车的机械和控制系统进行工作的赛项,涉及汽车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从这里不难发现,智能网联汽车的根本特征就是跨界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交通、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演进。跨界融合趋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在新兴产业、创新市场、行业转型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汽车将成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这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机遇。“也是汽车学院‘弯道超车’的绝佳机遇。”宋广辉表示,“济职汽车学院本来就是‘新生事物’,我们大胆突破既有的育人思维模式,从跨界开始,求新求变。”

利用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特殊时期,汽车学院向同类院校借鉴特色与亮点,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升级与再创造,力求在瞬息万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首先看清确定性,从中进一步把握不确定性,摸准当下行业脉搏,推动汽车学院加快发展步伐。

对此,济职汽车学院在办学理念上提出“三融合”,即专业建设产教融合、课程设置跨界融合、教学组织交互融合。遵循融合理念,“跨界”与“超车”就有了相应的抓手:在突出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汽车学院将职业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岗位迁移能力融入其中,在设计课程与教学组织标准时,尽可能满足交互融合的需求。

实训车间里,老师正带着学生进行分组作业。位于车间一角的虚拟仿真教室,不时有学生进出其中。“这间教室日常对我们全天开放,登录自己的账号就能进入系统,里面有13块软件。系统里有一款车型跟车间里的车是一模一样的,可以先通过虚拟的形式体会一把,然后再去车间实操,就很容易上手。晚自习我们经常过来操作。”学生说。

“去年利用暑期,学院全体专业教师开展了为期20天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活动,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动力电池管理、驱动电机控制、充电控制、新能源汽车故障检修、智能网联汽车装调等教学内容,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老师表示,“相比校外学习,校内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打开了我的视野,拓宽了知识结构,提升了技术技能和教学能力。”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2023年5月22日,“济南市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在济南职业学院举行。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融合、与科技融汇,职业院校与园区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比亚迪和风向标三方强强联合共建标杆产业学院,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能够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更加坚定了学校与地方产业发展同向同行的信心决心。

会上同时签订了“比亚迪校企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协议”“比亚迪现场工程师学徒培养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强化资源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共同体典范。

为了更好地契合教学目标,济职汽车学院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在课程布局上颠覆原有模式,推行“课堂授课内容选取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融通的“332多学段”现场工程师育人模式,与“岗课赛证”融通的全面化育人模式、“专业培养规格与岗位能力标准”通融的订单式育人模式有机结合,借助“双规同步、四层递进、五步提高”的实践教育体系,致力于为企业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与此同时,汽车学院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国重汽产业学院”,共同申报了“中国重汽新型学徒制项目”,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

这是济南职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的又一次积极探索,是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政、行、企、校之间多层次、立体化产教融合发展体系和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自2021年下半年起,济职汽车学院提出创新建设专业办学品牌,以办学质量上的“八化”提高,推动校企合作质量显著提升、师资团队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汽车学院联合黄河流域行业企业牵头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企业共建了教育部“1+X”等级证书智能汽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国六柴油车养护诊断省级指导中心和认证中心;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8名教师荣获“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近一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5项。

应势而生,乘势而起,顺势而为。下一步,济职汽车学院将坚定不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区域产业建设专业,建好专业,更好的服务区域产业;服务国家战略,联合黄河流域“政行企研”共建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德技并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人成才。(陈鸣飞)

济南职业学院供图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