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共融济南文化“两创”迸发活力
中国网 2024-02-01 14:33:28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惟有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城市才具有蓬勃生命力。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这里有8000年泉水史、4600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孕育了西河文化、龙山文化、大舜文化,传播和弘扬了上古文化、尧舜文明及孔孟之道。济南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深耕人文沃土,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文化“两创”,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济南焕发出全新活力。

二安文化旅游节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工作合力

频登热搜榜的超然楼、古典与现代碰撞的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文韵十足的山东手造展示中心……济南文化IP不断壮大,文化“两创”活力满满,济南传统文化印记既“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充分展示出泉城济南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成绩斐然,得益于顶层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济南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济南市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济南市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等,统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实践养成、文旅融合和传播交流等工作,有力推动全市文化“两创”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济南提出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着力打造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游名城。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挑战新要求,济南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引领,以文化“两创”为驱动,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推进文化“两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标准推进明府城、老商埠、上新街、洪家楼等片区保护提升和活化利用,持续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加快推进黄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章丘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注重探源活化,赓续历史文脉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从文化足迹中探寻“何以中国”,济南不遗余力。2023年,济南持续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先后完成孟氏古楼、五峰山洞真观古建筑群、云台寺—椎尊宝殿、鲁西天齐庙、大佛头摩崖造像等文物修缮保护工程。以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我国新石器考古的又一大重要发现。目前,城子崖遗址已进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城子崖遗址北城壕东段、城子崖遗址南城垣4号探沟保护修缮方案和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案、大辛庄遗址保护规划初稿也已编制完成。

纸页轻薄,却能承载文化厚重;书简脆弱,亦曾历经岁月沧桑。古代典籍如同文明的“时光匣”,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鲜活见证,也深深润养着文化自信。济南扎实推动新时代古籍工作,先后出版《济南文化论丛(第八辑)》《济南古城·概览篇》《济南历史文化故事》《扁鹊与济南》《济南名泉考》等书籍,抓好周永年遗迹遗址保护利用,让那些在广袤大地上陈列的遗产,在古籍中沉睡的文字,都重新焕发生机。

趵突泉

聚焦创新融合,链接现代生活

找到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融合点,让文化“两创”融入百姓生产生活,是文化“两创”工作的关键。济南举办济南国际泉水节、“二安”文化旅游节,开办黄河大集,规划建设市博物馆新馆,高标准建设8家泉城书房,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3万余场次,举办戏曲进乡村、全民阅读节及阅读推广活动1.5万余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1万余场,探索实施廉洁文化“1+4”工程,这一系列举措目的都是要让群众共享文化“两创”成果,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陶冶情操、鼓舞人心;一个经典的文艺形象,可以跨越时空、传递力量。济南文艺创作紧贴时代脉搏,以艺术的、审美的、形象的方式为时代精神赋形,锻造出一批精品力作。其中,11部作品入选“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电视剧《大道薪火》在央视热播,话剧《英雄山》、杂技剧《泉城记忆》、音乐剧《不一样的焰火》集中展演,好评如潮。去年以来,荣获省级及以上重要艺术奖项4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9项。

以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的“二安文化”是济南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连续两年,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在大明湖畔举办,国风游戏、汉服巡游、诗词擂台赛、诗词集章新意满满……在与文旅结合的当下,李清照与辛弃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代人物,而是亲切可感的老友、街坊。他们从历史中走来,在新技术、新创意的融合下,融入济南城市的品格,融入泉城市民的日常。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公共场所,使其具象化,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形成崇德尚廉的社会风尚,也是济南在文化“两创”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如打造以“儒风素语”“黄河廉韵”“龙腾舜城”为主题的廉洁文化主题列车,打造“泉城清风”清廉公交专线,寓廉于乘、寓教于行。

2023齐鲁书香节暨济南市第十三届“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

深化传播交流,讲好济南故事

济南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合作体系,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构建宣传矩阵,为文化“两创”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国际环境。

着力讲好济南故事,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济南精心举办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研讨会,推出短视频《从河说起》《文化两创•海右起新潮》《诗画济南》、专题片《诗意济南》《这就是济南》等,组织“探寻齐长城”网络主题济南活动,策划推出《洋主播看济南》等主题系列视频450余部,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生动展示了泉城济南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了解山东、走进济南。

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济南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开展文化交流和媒体合作,定期开展“友城友人话济南”活动,组织开展“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持续加强“国际友城花园”建设,济南的国际“朋友圈”进一步壮大,泉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步入2024年,以接力奔跑践行文化“两创”,济南将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加快文化“两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片区规划建设,强化文艺精品创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文化“两创”在活力泉城开出更美的花、结出更新的果。(杜慧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