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济宁市鱼台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强合作引人才聚智力”作为破除发展瓶颈的主要抓手,结合县内企业人才、科研等需求,先后与各大院校、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在重点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人才链”引领突破。
聚焦产才融合 提升人才引育成效
领军人才是支撑“人才链”引领的关键力量。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鱼台坚持内外双向发力、多轮驱动,持续提升重点人才发展成效,实现了人才自主培育的多个突破。
2023年4月,鱼台县技能人才孔令宝荣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金奖,是所有决赛项目山东省地市参赛选手中唯一的金奖获得者;在山东心传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合作专家周岭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成为全县合作专家人才的优秀代表。
通过对外强化合作,集聚资源,借势发力,鱼台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地挂牌“人才飞地”和“人才联络站”,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育渠道。2023年,有效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12人、省级泰山人才工程10人,入选2人,引育海外院士等领军人才15人,申报数量、入选数量和引育数量均实现历史突破。
聚焦能级创新 提升聚才用才成效
“通过与王守仁教授团队合作,企业迎来了泵用铸件耐磨新材料研发的宝贵机遇,双方研发成果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董事长程永席介绍说。
据了解,王守仁系济南大学摩擦学研究所所长,团队共有11位专家学者,承担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王教授团队合作以来,攻克多个技术难题,2023年9月被省发改委评为耐磨铸造合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并纳入新序列管理。
面对人才科技资源禀赋不足的短板,近年来,鱼台县坚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创平台,坚持“以平台聚人才、以人才强平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自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平台新路子。2023年,鱼台县成功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22家,其中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6家。2023年,先后揭牌成立“北京济宁博士联盟鱼台乡村振兴基地”和“鱼台在京企业商会、鱼台博士在京工作站”。2023年8月,指导攀登企业山东水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张涛教授建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聚焦深度融合 提升科研攻关成效
近年来,鱼台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主动走进高校院所,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承办各类产业论坛和学术交流会,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计于智,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发展实际,精准对接大院大所,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等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并开展实质性合作。
帮助济宁康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院士团队合作,着力解决我国无损检测卡脖子技术难题,2022年成功入选“外专双百计划”团队项目并顺利落地实施,获批奖励资金430万;2021年,帮助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申报入选了省重点研发计划,获批资金378万元;2023年3月,“2023第八届中国(济宁)新型煤化工精细化技术创新论坛”在鱼台县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300多位业界精英齐聚鱼台聚焦创新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80余次,引进“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4家,建立研发机构5处,成功突破科技前沿技术6项。(通讯员:林旺 谢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