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经十路东行百余里,入章丘城郊,就能看到三涧溪村。三涧溪由东涧溪、西涧溪、北涧溪三个自然村组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穿过高大的牌坊,章丘区中医院坐落村头;绕村而行,花园式公寓楼、古村旅游综合体、农创园综合体、城市生态客厅有序排布。
早在十几年前,三涧溪村还是当地有名的问题村、落后村,甚至被人称为“神仙也治不了的地方”。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小村庄,在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的带领下实现了华丽蝶变,趟出一条暖人心、聚民心的“三涧溪式”同心共富新路径。
广袤乡村,大有可为,随着《三泉溪暖》搬上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牢记嘱托的三涧溪村遵循党的政策指引,既锚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关键点,又抓住流量风口强势“出圈”,成为真正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所谓希望,是方向和目标,是一种精气神儿,把班子带起来,把人气聚拢起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群众沉浸式地投入生产生活,能让整个村子活起来。”高淑贞言辞掷地有声,“根本就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建引领,听党话,跟党走。”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咋说,咱就咋干。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三涧溪来说,首先要保障发展基础,然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高淑贞说,“在这个前提下,把三涧溪的产业分类规划好,一二三产怎样融合,才能达到最优最合适宜,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是一次重实践、立新功的全新探索。
借助近郊村的区位优势,济南主城区与章丘“城市对接”向东延,三涧溪村就有意识地向西靠。“谁抢先抓住政策,就是抓住了发展先机。”对于这一点,高淑贞深信不疑。
43岁的王元虎是三涧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大学生,现任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2009年,他回村创办了生态养殖场,先后建立3处黑猪养殖基地,并于2019年创立三涧溪农创园,组织全村建设了31座全电大棚。
在他的大棚里,农产品种植的土壤、肥料、水源、育种、通风等可通过手机上的智慧能源服务软件远程操作,轻松实现一键精准调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目前三涧溪特色农产品由源虎黑猪单一种类,已发展到蜜薯、西瓜、甜瓜、西红柿等10多个品类,全村90%的农业大棚实现了全电化种植。
电网的智能化带动了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一产“摇身一变”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大棚,养猪变成了科技含量更高的育种育苗。
不仅如此,三涧溪村数字服务中心里,智慧家居体验馆、一站式服务站、数字村务、用能分析服务等体验功能一应俱全。智慧用电“海绵台区”集电网供电、光伏发电、电能储能供电一体的互补互济能源供应和感知系统,构成居民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目前,三涧溪村的智能家居普及率达到54.4%,村民用上可靠电,更用上了“智慧电”。
“大家快看这个座椅,竟然能给手机无线充电,还是太阳能发电,免费!”村头路边的座椅通过镜头,瞬间在网络上“炸”出了响儿,网友纷纷点赞:“三涧溪这基础设施绝了!简直是梦中情‘村’!”
一座4层楼高、身长76米的“巨型粉红猪”——章小福农乐园农业综合体,自落成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研学旅游、劳动体验、农事科普……在这里,更多要素积聚起来,发挥出1+1远大于2的势能,成为三涧溪又一个响当当的网红地标。
“打卡地”逐日增加,三涧溪村乘势打造起一个电商直播基地,“这下真成了‘网红村’。”来往的游客们笑着说。
十几个主题各异的直播间精心布置,负责三涧溪村官方新媒体账号运营的“90后”刘亚楠紧盯电商动态:“让三涧溪品牌成为品质的代名词,带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去。”
在高淑贞看来,留下人才不能仅凭情感和情怀,关键要创造机会,让人才“参与”村庄建设与管理,要自信,更要自强;要守正,更要创新。吸引创业者、鼓励年轻人、拥抱新事物、发展新业态:三涧溪村的活力蕴藏在古韵古味的村落间,积蓄在融合发展的产业里,激荡在踏实肯干的民意中。
这是“网红村”对于“城乡等值”美好生活的一次奋力“变现”。
三涧溪坚信,只要牢牢把握时代机遇,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要求,致富之路就能越走越宽广。
放眼望去,如今,现代农业、旅游、康养、电商等都在向着全产业链全面延伸。“我们正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等全要素汇聚的良性循环。”高淑贞说。
今年以来,多个项目在三涧溪村陆续落地。其中,三涧溪村商业中心项目租金收入每年超100万元;济南新一家超市入驻综合体一楼,建设面积1600平方米的特色超市,每年可为三涧溪村增收约40万元;九彩乐园选址美食街北侧,利用原渣土堆占地范围20亩集体建设用地打造主题乐园项目,全年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超60万元;济南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入驻三涧溪冷链物流项目,每年为三涧溪村增收50余万元。
打造高标准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厚植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美食一条街里,炖牛大骨来了!炸大油条来了!体育赛事“扎”成了堆儿,全国沿黄乒乓球比赛来了!民间最喜欢的“掼蛋”比赛来了!滑雪场择吉日开业,黄河大集招来八方宾朋,远近的游客、消费者都来了!
“但凡是能带动乡村致富的产业,无论大小,适合就好。在三涧溪的地界上,适合啥,咱就主推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搞好服务。这一年来,成效非常明显。光是参观游览这一项,九彩乐园超过10万人,过大年、滑雪、研学基地,加上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北边的阅览三涧溪,这些项目加起来突破了30万人。”高淑贞说,“从这些数字上就能看出来,我们的产业是不是火了,效益是不是好了。市场是产业发展最好的检验手段。”
村集体总资产由2018年的1.1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73亿元之后,三涧溪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了“文化赋能”和“法制建设”上。如何广泛推广遵法学法用法,让老百姓在法律框架之内,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创造更多价值,是高淑贞当下亟需突破的一个点。
“党中央指出,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同样,没有文化赋能的村庄也不会长久。我们要想办法把三涧溪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的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三涧溪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互支撑,同心致富的道路走得更稳更远。”高淑贞表示。(陈鸣飞)
李岳阳/摄制 双山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