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章丘区垛庄镇“暖心家园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镇敬老院,为78岁的“特殊家庭”孟凡美老人过生日,为老人送去了生日蛋糕、牛奶、八宝粥、奶粉等生活用品,并为敬老院所有老人送去了冬日祝福。老人激动地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记挂,谢谢大家的关怀关照,我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生活!”。今年以来,垛庄镇组织开展“暖心家园”志愿服务,为辖区内34户、51名失独老人送去了关怀,让“家”的味道更浓,让“家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像垛庄镇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天都在章丘区的18个街镇上演着。章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立足实际、积极策划,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到思想引领、服务民生、移风易俗和文化惠民活动之中,不断拓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路径。
思想铸魂,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思想引领
一堂“知新话”,党声传万家。章丘区线下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知新话”讲堂和“知新话”学习角,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理论宣讲阵地向基层延伸。线上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知新话》栏目,以短视频和村村响广播的形式,实现理论宣讲网上网下无缝衔接。今年章丘区组织线上线下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近5000多场次,受众人数200多万人次。如今,在章丘区村居(社区)的文化广场、街头公园,“知新话”学习角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市民群众茶余饭后围坐一起,听志愿者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分享心得体会,畅谈生活变化……
小方桌变成流动宣讲大舞台。深入村庄、活动广场、群众庭院、田间地头,能放开方桌的地方都成为宣讲的流动舞台,章丘区司法、民政、环卫、文旅等多个部门建起“方桌会”志愿宣讲队伍,深入社区、村居开展“普法方桌会”“医保政策方桌会”“垃圾分类方桌会”宣讲……哪里有需要,方桌就摆在哪里;哪里有群众,党的政策就宣讲到哪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章丘老干部志愿服务采访宣讲团,不仅收集整理编辑了《红色印记》,制作了专题片《初心》,而且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章丘红色革命故事宣讲。近年来,累计宣讲300余场次,直接受众8万多人,把红色正能量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革命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
服务民生,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百姓生活
围绕服务群众,章丘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以“五为”志愿服务为重点,聚焦特殊群体,彰显志愿服务大爱。
“长者互助食堂”解决了独居在家的老年人用餐问题。区民政局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在150多个村幸福院,开展长者互助食堂志愿服务,为7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服务3000多人次,不仅解决了老人午餐问题,更解决在外工作子女的后顾之忧。
“暖心行动”温馨关爱失独老人。区卫健局组织志愿者成立了暖心行动志愿服务队,为全区1224户特殊家庭、1979人,研究制定关怀方案。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生活照料入户,精神关怀以及集体联谊、生日宴会等志愿活动105场次,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370多人次,加强与失独家庭间的联系和沟通,用爱心和耐心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特殊家庭的“连心桥”。
“希望小屋”温情关爱留守儿童。为改变困境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拥有了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团区委牵头建成希望小屋190间,帮扶儿童195名,为他们打造了一方“私人订制”的追梦空间。同时,结对志愿者定期走访,开展关怀服务,实现困境儿童居住环境和精神的“双焕新”。
开通“幸福泉城”家庭情感公益热线,打造“爱在泉城”婚姻家庭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心理辅导、危机处理等,利用专业社工师、律师、心理咨询师“三师”队伍,开展“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等服务模式,构建“多方协同,常态运作”的婚姻家庭教育机制,项目开展以来,将2000多个家庭的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服务个体数量高达7000余人。
倡树新风,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移风易俗
注重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破除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和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中展现作为。
搭建平台引领文明新风。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绿色先锋志愿服务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开展以移风易俗、美化乡村街道和整治“脏乱差”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涵养文明新风的广阔平台。
创新方式倡树文明新风。建设乡风文明积分制,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用“积分差异”取代“全面平均”。与村规民约、日常治理相结合,采取积分制管理制度,形成“守信积分、失信减分、人人诚信”的治理模式,村民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文明积分当钱花,分数的积攒,“攒”出了美丽乡村,“攒”出了乡风文明,倡树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
创新“婚礼式颁证”登记服务方式。章丘把婚姻登记作为推进婚俗改革的关键环节,将“泉城•爱帮”婚姻登记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结合并融入到结婚登记中,推出“婚礼式颁证+”志愿服务,移风易俗不断深化,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得到各界一致好评,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新华社客户端也分别进行了宣传报道。
以文育人,将志愿服务融入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点亮群众文化生活。章丘以“阵地服务+特色服务”为抓手,培育了“红色文艺轻骑兵”“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居”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进乡村。在冬春文化惠民季期间,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群众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非遗“三进”活动,非遗线上线下展示展演活动100场次,让非遗展示展演走进乡村和学校。线上线下各类特色公益培训课堂培训300多场次,让优质的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送戏下乡扬正气。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线上线下共78场,助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村一场戏”充分发挥了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组织的“民星大舞台”海选活动,统筹全区文化资源搭建新舞台,部门组织协调、镇街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18个街镇全覆盖,坚持“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18场海选吸引周边3万多名群众观看,气氛浓厚、热闹非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居宣讲,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志愿帮扶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也在服务的温暖中得到传播。两年多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居志愿宣讲活动走进章丘每个村庄和社区,开展宣讲2000多场次,受众群众20多万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居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讯员/图:孟凡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