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唐口煤业刘金龙:创新提效见真招
中国网 2023-12-21 09:36:15

一名优秀的枪手,能凭借枪膛的重量准确判断里头有几颗子弹;一名优秀的维修师,能够从数量众多的大小备件中精准分辨备件的匹配设备……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机厂,厂长刘金龙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看来,对设备了解透彻,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源。

日前,笔者来到刘金龙办公室。桌子上满满一杯茶水已然变凉,却未见人。功夫不大,身着工作服的刘金龙走进门,一边摘掉安全帽,一边笑着说:“久等了,刚才去车间看看焊溜槽情况。”

刘金龙说的焊溜槽,是他们承揽的一个废旧复用项目,目前已接近尾声。运输机溜槽底板初厚30毫米,在工作面服役后磨到10毫米厚,他们就在底板“粘贴”16毫米厚的钢板,使之接近原来厚度。刘金龙介绍:“在钢板四角焊接槽底,很容易脱落。我们在钢板底纵横打上几排眼子,通过增加多倍焊接点,使钢板与溜槽底板固为一体、牢不可破。”

320dfe338a2acc574fb20c48415d5b7.png

(研究设计水冷电机)

与此同时,刘金龙创新提出“利用管路焊接机改造溜槽焊接机器人”的方案,彻底终结了采用人工焊接修复溜槽的历史。他将废旧管路自动焊接机高度调整为12.5厘米,放置在溜槽内部,并从网上购置了内窥视镜,对溜槽内部进行“胃镜”窥察,配合使用操作遥控器定位焊接缝隙,对溜槽底板进行自动焊接。

这种焊接“机器人”的投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副班长郗磊深有感触地说:“使用机器人之后,一下子使溜槽修复效率翻了番,且实现了溜槽修复工作全部自主维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修复溜槽34节,每节价值4万元。

类似这种“见招拆招”的办法,多见于遇到难题时的“灵光乍现”,刘金龙称之为创新思维。他回忆起一开始创新,那时井下风水管路在复用前,需要打磨刷漆,人工效率低下。刘金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满脸汗、不住的干,工作还是进展慢’是一种低效的浪费,必须提效!”这也是他一开始搞创新的动力源。

秉持“降本增效”原则,机厂负责支护锚索线加工。然而,当锚索线截割三五十条时,电机就会发热,割快一点,很容易烧坏电机,一度成为高效截割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刘金龙创新实施水冷电机改造方案,在电机定子线圈外加上内外两个圈,焊接固定形成腔体,利用腔体两端输入输出冷水,使整个腔体形成一个“冷循环包”,把整个电机镶进冷循环包里,彻底解决了电机发热的问题。“后来,这台电机3年未出故障,切割锚索线切多少、切多久,我们说了算。”刘金龙说。

f8b56a6212a765a9c399b724eaad213.png

(组织自主维修支护单元)

尝到创新甜头的刘金龙,逐渐在创新道路上从“直立行走”到“大步奔跑”。针对井下采煤掘进工作面拖移电缆占用人员多、劳动强度大、拖移速度慢的问题,发明了《铺方式电缆拖移装置》,并结合实际工作,发明了《井巷索道运输多功能支护材料吊具》《矿井电缆故障高精度检测装置》等专利项目。2023年以来,他已组织创新维修单元支架200个,节约外委费用近400万元,在采掘设备自修方面创效1430万元。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身为机厂厂长,刘金龙的言传身教带动了一批人,创新思维根植在全厂干部职工内心。为鼓励创新,他在机厂内部每月设置5000元创新基金,当某一创新项目通过验收投用,创新者将获得月度“创新之星”殊荣,并收获创新奖励。

9860ae6ae6c0becff3c440b11a98960.png

(指导改造管路除锈机)

职工陈清2021年调入机厂,在师傅田如鹏带领下,他从一个门外汉,3个月会维修80开关,5个月会维修馈电开关。半年以后,刘金龙指导陈清对原有管路除锈机进行改进,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为除锈机加装自动上料和卸料装置,并安装吸尘、除尘装置。此举不仅使除锈效率提高3倍以上,还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创意无限,创新不止。刘金龙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已经带出高级技师5名,技师3名,今年实现群众性创新60余项。刘金龙个人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地市级以上奖励1项。

(通讯员:李滨 侯化成 王启申)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