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五线谱”|文旅作歌,遇见大美石崮寨
中国网 2023-12-20 11:18:30

冰雪覆山河,玉带绕村郭,琼枝登雀鸟,漫卷红旗烈……惟余莽莽的壮观与安泰祥和的静美交融辉映,风雪中的济南南部山区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沿玉符河岸道前行,至大寨山峰回路转时,山坳处高低错落、灰白相间的村庄映入眼帘,这便是石崮沟村了。

石崮沟村又名石崮寨,地处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最南端,东依大寨山,南临玉符河,山环水抱,林木森森,古道驿站,摩崖石刻,拥有独特的岱崮地貌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村庄被山东省评为“省级景区化村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乡村旅游新标地”。

“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地荒山绿化行动,才有了今天层峦叠翠、溪流穿林的秀丽风景。”石崮沟村第一书记邓延明介绍,石崮沟村域内林木覆盖率达85%,荒山绿化率达95%,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300倍。

“以前,村庄山地贫瘠、靠天吃饭,年轻人都出外务工,从来没想到守住绿水青山也能振兴致富。”村支部书记吴宝友说,乡村振兴战略、“三变”改革成为村庄加快发展的强引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省级景区化村庄”这个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文旅兴带动产兴民富,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探秘石崮寨,寻梦玉符河,石崮沟村统筹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企业联合规划旅游发展,开发个性特点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项目,助推乡村旅游一路高歌猛进。目前,村庄和石崮寨景区年接待游客54万多人次、旅游收入2500多万元。

沿村头蜿蜒小路行约2公里,即抵达石崮寨景区——石崮都市农业生态园,生态园依山而建,占地5000亩,园区内崮峰高耸、森林茂密,徒步探险、玻璃栈道、民俗文化、娱乐设施、瓜果采摘、民宿餐饮一应俱全,吸引八方游客携亲带友游玩忘返。

“我们在景区山脚下玉符河宽阔河床上搭建乡村文化大舞台,举办石崮好时节‘唱响玉符河——四季村晚’系列演出活动,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民俗时尚元素,单场多时有游客和周边村民2000多人观看互动。”谈起村庄文旅兴,邓延明娓娓道来。

无独有偶。在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大力支持下,依托石崮沟村开展济南玉符河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农运会、民俗文化展销会等系列活动,举办《好汉山东》5D大型光影实景演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石崮沟村“崮乡源”文化品牌越来越响亮。

汗水浇灌幸福花,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脚步铿锵,硬化村内街巷路面、修整清理河道、绿化道路两侧,修建红符路、旅游路、环山路20多公里;建起村巡山队、护河队、志愿者服务队,乡风文明与旅游经济齐头并进;盘活闲置农房地块,引入资本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颜值。

村企合作开发40余栋特色民宿,孵化首个区域共享乡村振兴品牌——玉水原乡,成立了“玉水原乡”乡村酒店,统建了共1000余亩的特色采摘果园和草莓、蔬菜大棚,‘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邓延明表示。

人气旺聚集财气来,村民顺势办起了农家乐、小旅馆,在家门口销售土特产,分享旅游大餐。

“这是甜宝草莓,果肉鲜嫩,甘甜多汁,很受游客喜爱。不用跑市场,游客采摘都供不应求”。石崮沟村种植户李春苓说,种植了5个草莓大棚,年收入20多万元。

不期而遇的乡村文旅热,让领办合作社鼓足了干劲。

废弃养猪场变身“石崮手造非遗工坊”,创办手造学堂、手造市集、手造研学、手造直播,活化藤编、面塑、泉水扎染等村传统优势资源,重塑“石崮手造”非遗文化品牌;合作社院落彩绘绿水青山,利用楼内廊道、闲置库房创建手造、书画艺术走廊,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与此同时,村庄充分挖掘济泰古道、东汉摩崖石刻、古寨遗存、鹿泉等历史人文资源,固强玉符河文化遗产廊道节点和“济泰曲”中华文化枢轴线特色村落;还通过村企共建民俗科普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环保科普教育馆,打造市中区首家乡村美术馆——石崮乡村美术馆,为乡村文旅做大做强积蓄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还要创建乡村市集和流动市集,以乡村文旅为主线,带动周边11个村庄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相信石崮沟村这颗“城南明珠”,必将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贾少华、马俊伟)

李岳阳/摄制

图片由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石崮沟村提供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