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正通煤业:让“五四采煤队”旗帜在三秦大地高高飘扬
中国网 2023-12-08 11:05:59

有这样一支队伍,从1950年至今,已经走过了73年的峥嵘岁月;

有这样一支队伍,职工平均年纪39.6岁,却连续7个月原煤产量保持在30万吨以上;

有这样一支队伍,面对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威胁、地温高、涌水大等一系列难题,逆风执炬、朝乾夕惕,在“奉献传承”中尽显“挺膺”之姿!

1975年10月30日,全国煤矿采煤掘进队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大会向“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右三)等,煤炭工业战线的十个红旗单位授旗。

……

他们就是——被原煤炭工业部列为全国煤炭战线“十面红旗”之一的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正通煤业“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

“来路堪堪亦澜澜”——根本固者  华实必茂

现在,走进正通煤业五四采煤队学习室,一面鲜红的旗帜映入眼帘——旗面为红底,上缀金黄色“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字样。短短12字,却似有千钧的力量,激励着广大“五四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

五四采煤队党支部副书记李峰向青年职工讲解五四队沿革历史和新时代“五四采煤精神”

自2015年进入正通煤业后,五四采煤队相继创新出波浪式回采、煤水分离联合清淤、以水治淤、设置人工“分水岭”等多种防灾治灾、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回采效率的方法。目前,他们已累计开采井下工作面8个,基本掌握陕西彬长矿区复杂地质条件的回采技术。2021年,该队先后荣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咸阳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2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成立40周年暨第七届中国设备管理大会系列活动中,被评为“年度设备检维修创新班组”。

70多年的奋斗历程,五四采煤队的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心怀企业,勇攀高峰”始终是五四采煤队不变的信念与追求。多年来,“五四人”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扎根千米煤海,坚守初心使命,攻坚啃硬,从薄煤层到大采高,不断跨越一道道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将安全生产、高产高效贯穿始终,锻造了以“吃苦耐劳、守正创新、敬业奉献、拼搏实干、永葆青春、奋发超越”为内涵的五四采煤精神。

精神绵延,熠熠重光;承前拓今,生生不息。从齐鲁大地到西北高原,变得是地域,不变的是传承;从手镐刨煤到综采工艺,发展的是技术,留下的是精神……

1976年人民日报头版曾这样评价“十面红旗”:“十面红旗”是煤炭战线学大庆、赶开滦的先进典型,是“特别能战斗”的基层队组的优秀代表,是全面贯彻“抓革命,促生产”方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模范。

说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发出疑问,五四采煤队的命名是从何而来呢?1950年五四采煤队在原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三立井组建。其名称的由来,很多人在没有真正了解之前,会先入为主的将其与“五四”青年、“五四”精神联想起来,实际上却是另有缘由。

据《洪山煤矿志》记载,1952年7月31日,洪山煤矿召开“五四”采煤队建队命名大会,崔德锡任队长,田文山任党支部书记。之所以叫做“五四”采煤队,是因为当时区队在第五行第四个采煤区实验成功了长臂式采煤法,同时曾于1950年创出同等条件下5.4吨/工/日的全国最高效率。

在洪山煤矿砥砺奋进的32年时间里,五四队共回采过230个工作面,并且都是0.6-1米的薄煤层,闯过了300多道断层。期间,他们始终将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身的“天赐良机”,不断涵养“自讨苦吃”的奋斗精神,也正是由于艰苦环境的锤炼,使“五四”采煤队的干部职工养成了惜煤如金的好习惯。不管工作多么辛苦,条件多么艰苦,都要把底板上的浮煤一点点回收。

“精神共时代一色”——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洪山煤矿资源萎缩,五四采煤队先后调往了岭子煤矿和葛亭煤矿,并于2015年10月,踏着淄矿集团转型发展的步伐挥师三秦,整建制调往正通煤业公司。”谈起五四采煤队,正通煤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喜林娓娓不倦。

正通煤业公司五四采煤队被山东省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初入正通的五四采煤队,碰到了淄矿集团(其省外矿井整合入西北矿业)建井史上最复杂严峻的地质条件。大水、冲击地压、高地温、硫化氢等自然灾害叠加显现。个别青年职工难免心生胆怯:“井下环境这么恶劣,安全和生产能兼顾吗?”党支部一发现这种思想苗头,立刻聚焦职工自信心和荣誉感树立,请老工人讲述五四队的光荣战斗史,将“讲队史、讲攻坚、讲荣誉”作为新职工入队“第一课”常态化开展。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就是活力所在。“我们结合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五四队的实际情况和队伍特点出发,总结提炼出以‘吃苦耐劳、守正创新、敬业奉献、拼搏实干、永葆青春、奋发超越’为内涵的五四采煤精神。”该队现任党支部副书记李峰说。

他们以新时代形成的“五四采煤精神”为纽带,聚焦“永葆革命青春永做时代先锋”目标定位,最终创建形成“一路先锋”党建品牌,不断增强思想引领,以“五四采煤精神”塑造职工的“魄与魂”。

为打通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五四采煤队将党建阵地从学习室搬到了工作面,并采取“文字+图片”的形式回溯队伍的沿革历史和耀眼殊荣,展示支部组织架构及事迹成效。李峰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把井下阵地作为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创新小组等活动的实践现场,切实将党建要素融入在井下生产每一个环节,将党员力量展现在原煤开采、安全管理、灾害治理等工作的方方面面,激励党员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履职尽责、积极奋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采煤力量。

“每次下井,看到党建阵地的一张张老照片,干劲和激情总能得到激发,为自己是五四队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我要继续向老职工们学习,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五四的红旗不能在我们的手中倒下,五四的精神更不能在我们身上丢掉。”青年技术员王浩群说。

老“五四人”分享五四故事,干部职工重温队史,五四采煤精神深入人心,党建品牌效能充分发挥,井下党建阵地释放活力……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

当谈起队伍破难题、开新局、保生产的“制胜法宝”时,五四队现任队长单有成坦言,“矿井多种灾害耦合叠加,我们能做的只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关键、最辛苦的还是广大一线职工。”

目前,该队共有在册职工127人,党员16人,预备党员1人,有48人是跟随队伍从岭子、葛亭进入正通的老职工,有着过硬的“老底子”。

随着矿井灾害防治不断深化,该公司井下条件虽然得到部分改善,但是职工作业环境依旧比较恶劣。“在水里时间一长,腿部以下皮肤肿胀,加上走路时双腿摩擦,磨破皮是常有的事,更难受的是,腿上、胳膊上、手上起了湿疹、水泡,除了疼还特别痒……”安全班长周超说,撩起自己的裤脚,只见小腿上下全红的发紫,布满疹子和水泡,还有深深的抓痕。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困难的作业条件,五四的职工们也从没想过离开。“‘五四’就是我的家,我哪里都不去!”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五四队职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条件越艰苦,越是磨砺人。‘五四’的精神更需要有人发扬,我们愿意当‘开路先锋’。”周超告诉记者,每当家人察觉异样,问起是怎么回事时,工友们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总会避重就轻化解家人心中的疑虑,也很少向家人提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逆水行舟用力撑”——披坚执锐  敢打硬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那是2021年年底,3406工作面刚开面不久就突发涌水,给生产带来了极大困扰,尤其是在溜尾部分,大量涌水不断积聚,积水水位与电缆槽齐平,达到了1.2米左右,采煤机机割溜尾时变成了‘潜水艇’。”维修组长郭艳飞回忆。正当全队上下克服恶劣环境影响,抢抓生产任务之时,97与98号前溜哑铃突然掉落,导致前溜脱节,煤机无法前进,整个工作面停止了生产。怎么办?只能抢修。郭艳飞仔细检查了一遍自救器,紧接着便毫不犹豫扎猛子般跳进了水里。由于水质浑浊,能见度低,他就只能依靠感觉摸索着进行维修安装,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两个多小时后,工作面再次响起了机器运转的轰鸣声,区队安全稳产得到及时保障。

复杂的地质条件,给五四队制造了种种困难,使五四队成员练红了思想,练硬了技术,养成了一股不怕困难、拼搏实干的奋斗精神。

有人说,工作面大量涌水积聚,高效生产不能保证,五四队却相信“事在人为”。他们一方面积极研究治水方案,借助工作面向斜构造地势特点,设置人工“分水岭”,进一步增大工作面倾角,提高涌水流速,减少工作面煤粉淤积;一方面大力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采煤精神,顶淋水、战高温、吃大苦、耐大劳,为安全高效回采创造了有力条件。

有人说,深部开采面临高地温、高渗透压等挑战,使劳动效率大幅下降,威胁生产。五四采煤队在工作面加设制冷机,夏季三班配送冰水、老冰棍,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理气清热药品,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各工种紧密配合,互相支援,实现了月月高产目标。

还有人说,工作面过轴底时,受高应力影响,必然要影响生产,五四队却能做到过底不掉产。2023年9月至10月,3403工作面推采至轴底阶段,地压显现更集中,地温高、工作面大量涌水积聚轴底、两巷顶板破碎、底板鼓起等一系列更难克服的问题,摆在了五四采煤队面前。同时,工作面涌水全部依靠两巷泄水孔排入泄水巷进行排水,压力巨大,泄水通道及泄水孔一旦维护不到位极易带来淹面的风险。

为顺利通过轴底区域,他们详细研究了应对措施。区队班子现场盯靠、指挥作战;党员身先士卒、率先攻关;职工不畏疲劳,连续作战。

图为正通煤业五四采煤队回采的302工作面

他们首先在超前工作面30米对顶板补打锚索以达到加强支护的效果,随后在超前工作面20米安装工字钢,最后在工作面两端头按照4米间距标准打设连体木垛,有效维护了两顺槽泄水通道顶板,确保了工作面涌水正常外泄。两个月时间,不仅产量没有下降,反而月产均稳定在34.5万吨左右,为年度安全高效生产打下了基础。

1950到2023,73年时序更替,五四采煤队先后见证了新中国煤炭开采技术的更新迭代,从建国初期的木支柱,到金属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再到掩护式综采支架。从手镐、炮采到普采、综采和大采高,他们的工作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但始终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一仗接着一仗打”的意识、决心和智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

自建队以来,五四采煤队先后2次被国务院、4次被煤炭部、6次被山东省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期间,涌现出180多位劳模,其中34人被评为省部级和全国劳模,150人被评为市级劳模,有6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3人参加出国访问。1975年10月30日,该队被煤炭部授予“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列为全国煤矿十面红旗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驰而不息发扬‘五四采煤精神’,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在持续加强现象标准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掌握彬长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先进回采技术,挖掘矿井高产高效潜能,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让永不褪色‘五四’旗帜扬帆三秦大地。”五四采煤队队长单有成说。(通讯员/图:弋永杰 刘慧娟 周磊 马向阳)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