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女在一楼城市书房看书复习,这里24小时点灯学习,安静、暖和、有氛围,还能免费喝咖啡,最适合复习考试的人静心学习,她马上要国考了,每天都在这学到十一二点。小孙子在隔壁非遗工坊的泰山面塑免费课上做手工,既哄得听话又能自己制作非遗玩具带回家,高兴的很!我吃了晚饭还能到二楼和老友们打几套徐家拳、写几幅毛笔字、学学穴位推拿,不用一整天淘孩子还锻炼了身体、交到了朋友、修养了身心,我们一大家三代人的文化生活在家门口就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别提多方便了!”谈及社区门口的泰山文旅家园,家住东城田园的市民赵义振体验感满满。
一层是城乡书房、隔壁是非遗工坊、上面是文化体验中心,这些加起来就是新泰倾力打造的泰山文旅家园,是“为文化建家园、让泰山文化传承拥有社会化新阵地”而作出的大力探索和努力创新。
为推动泰山文化传承发展,推进文旅融合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新泰积极探索“泰山文化我传承·群众文化社会办”新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建设“泰山文旅家园”,率先敞开大门办文化、领先为文化搭建新家园、优先让泰山文化传承有了社会化新阵地,在以社会化力量推动泰山文化传承发展上抢占了新赛道、撬动了新资源、趟出了新路子、收获了新好评。
建设主体社会化是“泰山文旅家园”一大亮点,新泰打破原有泰山文化传承靠专家、公共文化服务靠政府的固有模式,充分整合社会上的泰山文化人才、设施资源,利用市场机制、优选社会主体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泰山文化供给、艺术培训、展览交流、专题讲座等文化服务,按照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总体要求,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布点,方便群众就近接受文化服务,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的快递经理刘志从前只能给附近的柴汶河文化艺术城送快递,如今文化艺术城办成了免费开放的“文旅家园”,刘志高兴的说“现在,我们的快递小哥既要往里面送快递,也要从里面签收文化,学手艺、长见识!”
新泰按照“一园一品”要求,精选服务地点、项目符合群众需求的社会机构参与建设,有机联动社会各类有效资源,构建完善的泰山文化艺术培训、文艺演出、讲座交流、旅游宣传、阅读指导等公益性文化旅游服务网络。在西张庄镇泰山文旅家园,外地考来的乡镇公务员徐秀秀工作之余晚上都会到家园学习鲁绣,她还带着文旅家园的老师们到包保的小白沙村现场教学,让传统非遗走进农村留守妇女的小庭院,既传承了泰山文化又振兴了乡村产业。目前,文旅家园里通过传授非遗孵化出的文化产业已实现营收8000余万元。
“我从家里的闲人、麻烦人,成了巧手生花的文化人,学习泰山剪纸,给我的生活剪掉了麻烦、剪出了希望!”青云街道的残障人士田大姐自从关注了文旅家园的教学小视频,足不出户学剪纸,眼里闪着泪花的她满怀感恩。
这是文旅家园建设方向融合化的一个缩影。新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宣传阵地,将泰山文旅家园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在各文旅家园场所内摆设“山东手造·泰山文化·新泰和礼”的代表性产品、各景区景点的宣传图册,组织各泰山文旅家园走进景区展演、展示,实现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双赢。同时创新探索新模式,以线下集中授课为主,在微信公众号发布3-5分钟的课后巩固视频,深化集中培训内容,进一步促进各文旅家园的培训效果,不仅陶冶情操,更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优秀泰山文化人才。截至目前,泰山文旅家园共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服务3000多场次,受益群众55万余人次,已逐渐成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驾齐驱的、广大群众免费获取文化服务的服务阵地。(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