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霜雪晚,初冬正佳时。本是农闲时节,但位于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中药材产业园内却是一番繁忙景象:成堆的丹参堆在仓库里,彰显着今年的丰收;村民们或择土,或晾晒,或切片,或炒制......往来的运输车辆将包装好的丹参茶成品打包装车,这些产品将随着车轮去往远方,到达每一位消费者的手中。
来自羊沟峪的村民褚友亮乐呵呵的说:“自打这个产业园建起来,不光上豹峪,我们周围几个村里都得了实惠,光我们村就有几十个在这里干活的,以前挣点钱得出远门干建筑,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活也不累,每个月都能挣好几千块钱,我们都可知足了。”
这是新泰市以农业全产业链为抓手,依靠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一幕。龙廷镇为山东省丹参主要产区之一,丹参总种植面积1万余亩,总产量占山东的8.5%。为引领产业集约发展,全镇共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中药材种苗供应合作社2家,实行连片种植,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在合作社带动下,农户不仅种植丹参,而且还发展出了丹参收购业务。目前,龙廷镇丹参收购大户有12家,个体户30余家,全镇丹参年购销约1.5万吨,年产值突破了3亿元。
保障村民稳步增收后,如何利用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当地集中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建成集购销产业、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品牌塑造、电商直播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园。园区内有综合服务中心1处、丹参标准化仓库5栋,中药材经营企业4家,每年交易中药材5000余吨,龙廷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草药销售集散地。
“这是今年我们上豹峪丹参种植服务中心与药业公司合作,新上的中药材饮片生产线和足浴药包生产线,”上豹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绍林骄傲的介绍着,“以前主要是卖药材,像今年丹参的价格高,一斤也就能卖上十块钱。咱们现在成立了生态农业公司,丹参收获了以后进行深加工,不仅附加值更高了,而且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给周围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了。目前的产品主要是丹参茶和足浴药包,后续我们还会研发更多的产品,真正把农产品深加工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如今“龙廷丹参”已完成商标注册,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龙廷丹参道地药材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创出了名头还远远不够,最终还需要好的销售渠道,将品牌效应转化为价值效应。
“为打造龙廷丹参种产销一条龙经营模式,龙廷镇积极招商引资,新上占地1亩的电商运营交易中心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质量保障、主播团队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仓储、分拣、打包、线上交易、运输一站式销售渠道。”龙廷副镇长刘琳琳信心十足的说,“下一步,龙廷镇要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向品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充分放大特色产业种植的带动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