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人民医院打造“8S”精益管理新样板
中国网 2023-11-08 11:09:5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质量和速度、就医体验等要素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在我国,医疗资源总体稀缺,推行精益医疗不是单纯的增加设备,而是针对现有资源减少浪费与闲置、减少管理和配置的失误,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依托“量”的积累,实现服务质效提升这一“质”的变化。

对此,莒县人民医院创新推行“8S”精益管理,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增加并重点强调了“学习、节约”两个步骤,辅以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实现了群众就医满意度与员工主人翁意识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创新并非无中生有。三年前,在医院信息管理部语音机房内,200多根电线杂乱地扭缠在一起,检修过程中查找一个分机通话故障点,不小心就会碰到另外一根线,造成新的故障;检验科上千种试剂没有分类,杂乱堆放,不仅查找起来相当费劲,而且由于效期管理不到位,时常发现部分试剂尚未开封却已过期,造成浪费……“你不管、我不管,到最后就没人管。”人员杂、任务紧、责任重,“管理”二字重逾千钧,对建院80余年的莒县人民医院提出全新考验。

2019年莒县人民医院搬至新院区,崭新面貌呼唤全新作为。“决不能再穿着新鞋走老路。”莒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金国在摸透了医院“老底”后,将目光聚焦到“8S”精益管理上,“当时医院正遇到‘入不敷出’的运营瓶颈,亟需提升管理效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然而“磨刀”的过程往往令人“手足无措”。

“检验科是大科室,院领导想从我们科入手,打造一个全院学习的榜样。检验科地盘大、试剂多、设备多,仓库管理和设备安全管理都是难题。”检验科主任门庆娟说,“先不说那堆试剂,光是地上趴着的上百种设备电线,如果有人不小心绊到,就会突然断电,造成设备损坏。”

越难越要迎面顶上,检验科一旦打造成功,对全院上下将产生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经过多番动员,检验科与人力资源部、内分泌科、神经外科一起,分别以医技、行政、临床科室代表的身份,成为首批打造对象,接下“自我革命的‘8S’精益管理战役”的第一张“军令状”:在3天4夜时间内,清理无用物品,把有用物品彻底清扫,定位、定量、定标。

白天工作,下班后整理物品。按照“安全规范、一目了然、触手可及、实用美观”十六字方针处置有用物品,检验科开始测量尺寸,贴标志线,制作设备管理卡;把匍匐在地的设备线路梳理捆扎,吊离地面10公分;自制上万个试剂标签,按照类别和生产日期进行分类效期管理。

与此同时,按照8S工作明确化、程序化的要求,为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两项质量管理工具匹配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流程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升。

不留一个死角,不落一个科室。全院166个科室,历经256天,分8批逐步推进完成,医院的就医环境、办公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检验科到产科,从影像中心到消防泵房,从智能化节能办到信息管理部,从护理部到人力资源部……所到之处无不整齐划一:远程诊断桌上定点摆放的显示器、鼠标、键盘,地源侧循环泵上清晰可见的“常开”“常关”标识,抽屉里定点嵌放的剪刀、胶带、订书机,墙上安装“洞洞板”,各种型号的扳手钳子一律“上墙”。甚至连手提袋都收纳整理成1提20只的规格,一旦活动需要100只手提袋,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从仓库架子上领取5提。

这样的“井然有序”带来的“巨变”令人惊叹。开展“8S”精益管理的三年时间里,莒县人民医院共产生小发明、各类创新1893项,旧物盘活再利用482件。据莒县人民医院财务部主任厉花介绍,与2021年相比,2022年医院各项能耗均有大幅下降,其中,水费、办公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等共节省开支150万元左右。

“外践于行,内化于心。这得益于‘学习’和‘节约’的力量。每一个科室都高标准达到干净整洁、清晰有序,保证医疗、办公场所清洁卫生,提升医院形象的同时,还能增大作业空间、删繁就简、消除隐患,进而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王金国表示。

“8S”精益管理不仅将员工的自觉、习惯与毅力展现在可见之处,也将精益理念融入到每位员工的心里,衍生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前进推动力,“人人有责”让医院运营成本得到控制,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空前增强,医院迈上良性发展轨道。

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莒县人民医院建立持续督导长效机制,每日实施“15153工作法”、问题点检、8S交接班。用毕随手1分钟收拾、下班前5分钟清扫归位、每周15分钟维持点检、每周结束前30分钟做一次现场整理。每季度进行评比检查,合格的授予羚羊旗,不合格的授予蜗牛旗。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科室“问题点”张贴红色标签,责令科室在限期内整改完成。

在日常监督评比基础上,莒县人民医院通过强学习、优服务、提素养,持续巩固现有成果。大力开展“学习型医院建设年”系列活动,以科室为单位坚持每周学文献、学技术、学理论,形成学习记录并纳入科室常规管理。创新制作榫卯结构担架床,避免创伤患者大型检查时挪移受到二次伤害;制作“患者日常需求轮”,方便与语言障碍患者沟通交流,像类似由医务人员自发的创意、改善发明有3773项。

与此同时,医院举办“全院共读一本书”读书会,开展“我与8S医疗教学查房大赛”“我与8S门诊优质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增强“院兴我荣”主人翁意识和团队意识,持续激发工作热情。

“8S”精益管理将医院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明显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狠抓服务流程“改革+改善”,创新推出30余项便民惠民举措。一方面规范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六大中心”建设,2022年卒中中心累计溶栓治疗208例,同比增长33.33%,癌症中心被省卫健委评为“省级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开展“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2022年医院共接受13家医共体成员单位DR检查42607人次,远程心电检查27004例,远程影像检查36526人次。

另一方面,建立卒中绿色通道,在医院周边主要道路及门诊入口设置指引标志,与院前急救系统紧密联动,方便患者最短时间路途转运。在门诊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通过合理的布局,减少患者来回跑路的时间。

经过三年的精益管理实践,“8S”精益管理已经与医院的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有机融合。从“内涵提升”出发,结合“10秒”效率、“三合理”、“五步诊疗工作法”等方式方法,莒县人民医院已然成为标准化作业的标杆和典范,以每一个细节的严谨落实、每一道程序的规范合理,确保整体运转畅通无阻、安全高效,强基固本补短板,提质增效惠民生。(图/文: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