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10月20日,产教融合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会议暨中材国际埃塞俄比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济南融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曹亚伟,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许竞,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石森,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吕序峰,济南市教育局总督学马炳光,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永利,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等政企领导,济南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以“共商共建共享 ---产教融合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经验、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合作要求、职业教育“走出去”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中文+职业技能”赋能国际产能合作的探索等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开幕式由济南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元华主持。
仪式上,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代表校企共建牵头单位致欢迎辞,表示作为本次产教融合培训中心校企合作的牵头单位,学院将认真履行先行先试、引领示范职责,与签约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及行业协会同心协力,进一步深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制度体系中为省、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永利对苏州中材及其埃塞子公司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代表的山东省众多职业院校携手创办“中材国际埃塞俄比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表达了充分的信心。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经济与商务参赞宽赞.燕素提线上致辞,表示中老两国自古以来就有兄弟般的来往传统,尤其是在职业教育方面,中国为老挝中资企业本土员工技能和语言方面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中国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参赞马克强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要一国一策,结合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特点,因国施教,相信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引下,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必将为推动国际产能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济南市教育局总督学马炳光讲话,提出职业教育一定要把握国际产能合作带来的新机遇,承担国际产能合作赋予的新使命,借助国际产能合作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吕序峰希望各方锚定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要求,抢抓职业教育提质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努力发挥职业教育在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方面的独特作用,以职业教育的互联互通助力架起和平发展、共创共赢的“连心桥”。
随后,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济南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签约校企共建中材国际埃塞俄比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吕序峰、宋凯、刘永利、苏旭勇共同为中材国际埃塞俄比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揭牌。
开幕式后的专家报告环节,由济南职业学院副院长蒋雪艳主持。曹亚伟、许竞、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石森、越南河内地质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务会主席陈春长、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亚瓦·乔瑞克、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字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宋继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院长苏英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处副处长谢丽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张隆海、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等10位专家围绕职业教育国际化、“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赋能国际产能合作等主题分别作了有深度,有广度的精彩报告,让大家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下午,与会嘉宾实地参观考察了济南职业学院。过程中,嘉宾对中德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探索的“14322”双元制教育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原则,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既是职业教育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履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下一步,济南职业学院将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产教融合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山东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高质量人力资源保障服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企业走出去,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和与交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职业院校综合服务与发展能力。(济南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