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鲁西矿业鲁西煤矿选煤厂始终遵循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强化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智能化巡检系统和自动化浮选加药系统,对浮选系统进行改造,全面实现25人自动化、智能化高效、高质量运行。
人才培养精干高效,人员结构再优化
通过积极构建“三培一考”人才培育模式,让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培训,接触新工艺、新做法、新制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实行管理岗位培训长远化,技术岗位培训常态化,核心岗位培训精细化,岗位考核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一主两辅”职工管理模式,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做到全员“可互补、能诊断、会操作”,实现了“一次到岗、一次做对、一次到位”。从最初定员60人,缩减到25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00余万元,人均工效最高达到158吨/工,年创效益1200多万。
现场岗位培训
“我们通过自主培养集控操作、机电维修、设备操作等‘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人才,并充实到生产、维修及管理人员中,实现了‘人员精干、效率优良’工作目标,真正实现了‘智能智慧、精简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该矿选煤厂副厂长王延奇介绍。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精煤含杂再降低
“以前我们安排专人对杂物进行分拣,自从用上这个自动精煤除杂装置,平均每班拦截木料、废铁等杂物10千克,经测算,精煤含杂率同比降低3%,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还提高了除杂效率。”该矿选煤厂负责人王丽芳介绍。
自制精煤除杂装置
针对手工除杂效果差、杂物种类多等问题,他们在原煤仓和精煤仓设计加工了精煤除杂自动翻转设备,并巧妙设计了钩状、网状拦截网,有效阻截布料、木块等杂物,并将杂物自动卸于机头尾端,便于集中清理。同时,为持续完善“吃干榨尽”的精益管理目标,通过科学优化重介旋流器一、二段结构参数,有效降低错配物含量2%,数量效率提高8.33%,中煤带精率降低8%,精煤产出率同比提升2.4%,年增加效益850万元。通过自主设计优化精准配煤系统,实现自产煤与外购煤自动精准配煤,累计创效600余万元。
精益管理高效运行,管理水平再提升
围绕日常重点、要点工作,他们明确任务名称、完成时限、具体责任人以及完成情况反馈等,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技改、党建“四个闭环”管理措施,形成工作闭环考核清单,将“人、机、物、法、环”环环相扣,通过实施“安全广角”“创新驿站”“浪费辨识”“书记帐薄”等“十条硬措施”,进一步夯实了管理内功,提升了管理水平。破除“只有干部才是人才”“只有高学历、高职称才是人才”等僵化认识,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使用人才,通过定期评选、表彰先进,不断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今年以来共表彰奖励能工巧匠2名、技术大拿2名、创新新标杆4名,有效将精益管理与全员提素相融合,增强了工作动力,形成了强大合力。
智能化压滤车间
“鲁西煤矿选煤厂以精干高效为原则,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发挥个人专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员精简、运作高效,实现满负荷生产、无障碍运转,以最少的人员成本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矿长王鹏鹏介绍。(通讯员/图:鲍保钢 李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