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河,荡金波,烈士林,驻先烈,红色的记忆怎忘却……”近日,在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的“老井讲堂”里,一场曲艺类宣讲《龙溪河畔守墓人》刚刚开演,新泰市戏剧协会会长孙复常精彩的梆子唱腔和宣讲内容赢得了景区游客满堂彩。
今年以来,新泰市深入推进理论宣讲“百处千人万场”和“百影千文万评”工程,在全市依托100处宣讲阵地和1000人的宣讲队伍,形成“以阵地练队伍,以队伍促活动,以活动强阵地”良性循环,通过打造“新召布宣”阵地品牌和“好新宣”队伍品牌,让党的理论下沉到基层,渗透到一线,在群众中积累了良好口碑。
“通过讲老村故事、奋斗精神和时代巨变,我们把‘老井讲堂’培育成‘新召布宣’宣讲阵地网格的区域节点,辐射周边的龙溪庄、太公峪、老瓜峪等村级阵地,宣讲成了乡村旅游的加分项。”新泰市“好新宣”理论宣讲团团长孙连池告诉记者,“我们摸索出一套‘搜集故事-创作作品-展演实践’的宣讲路子,只有让宣讲队伍驻进来,阵地才能活起来;反之,用阵地丰富的宣讲资源反哺队伍,作品才能真正走到老百姓的心里去。”
“龙廷镇有悠久的红色革命历史,这给予我们丰富的创作灵感,这里有‘山东好人’徐勤学三十年如一日为革命烈士守墓的故事,还有去年烈士李林雨勇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的故事,我们根据这些英雄事迹创作了本地梆子《龙溪河畔守墓人》《兵魂》等作品进行宣讲展演,当地的老百姓和游客都很喜欢听,对这个地方就有了情结。”孙复常告诉记者。
“好的宣讲作品必须源于生活,才能震撼人心。”进驻“老井讲堂”宣讲阵地后,孙复常找到了“感觉”,“通过走访当地群众,能得到大量的故事素材,这对我的作品创作很有帮助。”日前,他创作的梆子《尽孝》刚刚荣获“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小戏小品类优秀作品。
“讲老百姓身边的事儿,把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演出来,党的理论才会掷地有声,才会感染人,启发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宣讲队伍和阵地的结合文章,让党的理论听得懂、看得见、入脑入心有嚼头。”新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燕说。(通讯员:崔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