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海外!|夏津“非遗”文化传承人推动海外传播
中国网 2023-09-12 11:22:50

近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好客山东·丝路情长”摄影艺术精品展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展,夏津市级非遗老虎鞋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没想到外国的孩子也爱戴虎头帽。”受邀参加非遗展演活动的夏津非遗传承人张晓云高兴的说,唐风汉服等传统文化的热潮也为虎头鞋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很多外国顾客也喜欢把虎头鞋当成伴手礼,作为工艺品收藏。

在现场展演过程中,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虎头鞋爱不释手,赞赏有加。“制作一双传统的虎头鞋大约需要五六天的功夫,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到缝合鞋帮和鞋底,再加上鞋面的绣工,共有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有严谨细致的要求:纳鞋底要每平方寸纳81针以上,且针码分布均匀;鞋面颜色以红黄搭配为主;采用刺绣、打籽等多种手法绣虎面;粗线条勾勒虎嘴、眉毛、鼻、眼;前面工序的尺寸、手法、力度严格规范,才能实现鞋帮和鞋底缝合的漂亮、舒服。”在与非遗传承人张晓云的交流互动中,外国友人或试戴、或拿起针线现场学做,对夏津非遗虎头鞋及其文创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寓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是齐鲁文化“出圈”的一段旋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这是我们‘非遗’文化传承人应该致力去推动的事情。”张晓云说,在海外展示“非遗”文化项目是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特有精神价值、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展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新匠人”遇上非遗“老手艺”,他们以新思想、新创意让非遗焕发出青春活力,让“老手艺”得到“新传承”。作为传统手工艺品,虎头鞋全部由手工缝制。张晓芸自幼跟随祖母学做虎头鞋,如今她博采众家之长,充分融入夏津文旅特色资源,创制的虎头鞋既有传统特点,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先后开发了虎头鞋系列衍生品百余种,设计了精美的外包装,使虎头鞋增添了时尚元素,契合了现代市场的需求,对当地文旅事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通讯员/图:邓美平)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