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座落于历史悠久的赢牟大地、汶河南岸,是一家坚守医疗机构公益属性、积极担当健康守护职责、以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赢得周边群众广泛认可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半个世纪以来,该院始终恪守“医心为患”情怀,秉承“建设病人满意医院”目标,聚焦患者健康服务需求,坚守初心为患者办实事、服好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树立了医院良好口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山东省“物价财税收费信得过单位”“山东省十佳卫生医疗安全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固基础强学科 增强服务能力
打造特色。实施“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名医带名科、名科带名院”发展策略,实施“开放式”办院模式,与京济知名医院合作,聘请40余位著名专家为首席“导师型”专家,以扩充疾病谱为切入点,做大疾病组织产业链,建立学科群培育重点学科,打造了有自己独特优势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冠心病介入科被评为济南市精品特色专科,消化内科、精神科、老年病科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拥有钢城区精神残疾人员康养中心、康复中心2个区级康养中心。
发展优势。加强与外部知名医院、专科合作,对标先进、借鉴经验,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内涵。神经内科被授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消化科成为山东省“消化疾病专科联盟”单位,小儿科与山东省儿童医院签署合作协议,精神科是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医院、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医院。
全面发展。把全院学科划分为领先学科、优势学科、发展学科三类,分别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一名院领导负责学科发展工作,成立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各学科医疗水平实现了大幅增长。采取“请进来授课、走出去学习、现场中实践”的方式,通过导师带徒、现场带教、实景教学、科室轮转,引导激励干部职工职称、学历双提升。医院现有中高级职称人员524人。
守初心勇担当 恪守医者使命
转变思路。以患者身体健康和医疗需求为导向,工作重心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把传统的医治病人向科学干预健康人过渡,门诊、医技科室延长工作时间,坚持日清日毕,确保当日预约人员当日检查,增加磁共振等医疗设施设备,减少了病人就医等待时间。
降本惠民。实施高值耗材与科主任收入挂钩、低值耗材与护士长收入挂钩,实行药耗品动态监管、个药重点监控,鼓励医生使用集采药品,按月分析高值耗材异常品种及排名,有效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树立品牌。各科室根据职责特点,相继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品牌,“无痛的胃来”“爱心无暇”心行动、“把心论健”宣教、“五保老人之家”“肺常有我”、肾友联谊会等科室品牌逐步赢得患者信赖和赞誉,成为科室亮丽名片,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
勇担职责。疫情期间,组织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滨州、聊城等地,积极参与当地应急、常态化核酸检测,“白+黑”“5+2”坚守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一线,圆满完成了不同时段疫情防控任务。多人获得“新时代最美逆行者”“山东省先进抗疫个人”“山东省疫情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创特色强服务 提升就医体验
做实医养结合。用好长护险政策,依托医院强大优势,取得莱芜区、钢城区长护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积极推进下属分院养老转型发展,大力拓展家护、专护服务,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全力打造以养老机构为平台,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纽带,以医疗机构及专业护理团队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现一所分院已设立长护险专护病房,为400余人提供家护、专护服务,工作事迹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
提升就医感受。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急诊疗楼、门诊住院综合诊疗楼先后建成启用,优化挂号、就诊、付费、取药、住院一条龙服务流程,推行诊间结算,真正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常态化走进村镇校企、不同群体开展健康义诊、科普宣教活动,提升了人民群众健康意识。2023年,开展20场次健康义诊、科普活动,服务6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赠送各类药物700余盒。
做好优质服务。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借助医院微信公众号,开展手机预约、挂号、缴费、化验结果查询等服务。以“专业服务化、服务专业化”为宗旨,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家庭式”医护服务活动,以贴心、优质服务赢得了病人肯定和认可。(来源: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