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彭集街道陈流泽村:“三治融合”赋能乡村善治新气象
中国网 2023-08-03 15:47:19

近年来,东平县彭集街道陈流泽村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乡村治理体系。一个乡风更加文明、百姓更加幸福,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正闪耀在东平大地。

以自治为基础,提升善治“内生力”

村民自治,关键在人。陈流泽村重视发挥广大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严格落实基层民主自治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网格化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流动议事平台等形式,激发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村里的‘三务’公开栏把我们老百姓想知道的内容都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们了,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还能直接向村委反映,随时监督,我们对村里的干部也就更加信任了。”陈流泽村民陈广允谈及村里“三务”公开工作时欣慰地说。

想提高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热情,就得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为打造村民身边的“明白栏”,驻村第一书记孙逊使用自有工作经费重新设计并更换了村内“三务公开”栏,切实保障村内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格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末梢”监督作用,重点监督重要议题提出情况,民主集中制和“四议两公开”机制执行情况,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真正符合本村实际。

“公开的‘明白账’让我们心里敞亮着呢!”如今,谈起“三务公开”,村民、村干部们都是连声叫好。

值得一提的是,陈流泽村还推行了“行政村党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择优推选网格长、网格员,落实走访“五查”“三问”,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借助派出单位平台优势,为基层网格化治理提供“传帮带”服务,召开基层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课题调研座谈会,与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网格化治理、镇村联动机制等问题,围绕完善基层治理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此外,该村还积极创新治理方式,主动搭建“同心会客室”,采取“节庆式”聚客、“民主日”会客、“议题式”请客形式,在重大节庆日、“三会”固定日、专题协商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同时以“入户话家常”形式搭建流动议事平台,拓展村民议事渠道,通过“敞开说”“共同议”“协力办”,完善“村民提、代表议、会议定、干部做”的村务运行机制,强化广大村民主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大事小事,村里都要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里的事,都是我们自己做主。”陈流泽村村民张冬梅对村里推行的村民自治机制特别满意,“现在,大家都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村里发展更有希望了。”

以法治为保障  提升善治“硬实力”

学法、知法、守法,法治是乡村善治的根本,也是维护村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保障,如何让法治深入人心,让村民“鸡毛蒜皮”的事也能有效解决?陈流泽村通过强化班子建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宣传法治文化、清廉文化,营造崇尚法治、清正廉洁的基层社会生态。

“我们以党风廉政教育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法治理论学习教育,组织村两委成员定期开展‘违法违纪案例分析’‘廉洁守法克己奉公’等专题理论学习,增强村两委干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陈流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锋介绍,除了开展法治理论学习教育,该村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补充制定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村级资产管理制度》等,提升基层党支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发挥遵纪守法榜样引领作用。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引领基层社会善治必由之径。”在省委编办派驻陈流泽村第一书记孙逊心里,推进乡村善治,必须要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良法善治的独特作用。他带领村“两委”建立健全软硬并济的村规民约体系,使村规民约成为法律具体化和道德条文化有机统一的“枫桥软法”,成为村里照章办事的“总章程”。通过定期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召开矛盾隐患排查专项工作会议,凝聚和发挥基层智慧,第一时间、最小成本解决问题,构筑起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

完善基层治理,需重点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走进今日的陈流泽村,村委院内精心注入丰富多彩的法治元素,通过张贴廉政文化标语,绘制清风文化墙,在村中精心打造了一个富含法治文化、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的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和清廉文化长廊。村委还开设了“家门口的法治课堂”,将法治文化宣传搬到群众家门口,定期邀请街道纪检监察工委青年志愿者来到村民中间,讲述群众身边的真实法治案例,让法治清风吹进群众心间。

以德治为引领  提升善治“软实力”

以德治为根,倡树文明新风。陈流泽村注重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立足民俗特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村庄实际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风文明发展格局,以孝善之风助力善治“软实力”提升。

“我们村的文化活动搞得比街道还好!”村民王秀珍一脸傲娇地说。在第36届敬老节活动现场,戏曲《五世请缨》《手拉我儿小罗成》、旗袍秀《书香女人》、响扇舞《万疆》等一个个精彩纷呈节目,赢得了在场老人的阵阵掌声。村里文艺志愿者将“二十四孝”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融入“三句半”表演中,用孝善故事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新旧交融的演出形式,滋养熏陶了广大群众孝老向善的价值理念,更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喜爱,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文化惠民传播孝善理念,模范榜样引领孝善家风。为使孝善文化深入到每个家庭,该村组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十佳孝星”等模范榜样,表扬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典型。并开展“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重点挖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好家规家训、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家庭传承优良家教家风,着力推动形成以善为本、以孝为先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依托“陈流泽妇女儿童家园”阵地,村两委与驻村选调生一道举办了“中秋传统文化”主题月、“美在家庭”主题月、“孝善传家”主题月等活动,带动提升孝老本领,陶冶向善情操,进一步塑造了和谐和美、孝老向善的乡风气象。如今“孝善之村”成了陈流泽村耀眼的名片和响亮的品牌。

陈流泽村以“三治融合”赋能乡村善治,有力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带动村里持续发展,永不停步地走向村富民富。”面向未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锋目光坚定。(通讯员/图:邵虎 马晓婷)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