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手中有真理
中国网 2023-07-26 09:38:22

在大明湖畔的白鹤庄,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门上方有一黑色牌匾,上书: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五月的一个明媚下午,我踏进了这处院落。

青砖灰瓦,古朴典雅。

九十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是爱国教育家鞠思敏开展农村师范教育的地方。

有着爱国、民主、团结校风的乡师成为了进步青年成长的沃土。1929年11月,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正式建立。此后直至“七七事变”前的八年间,乡师支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

在这艰难而又闪耀的八年间,乡师支部的中共党员们凭借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守护着革命火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

八年间,中共山东省委连续遭受十次大破坏,省市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先后入狱被杀。八年间,支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各地党组织也被敌人摧垮、打散。在此险恶形势下,我党的前辈先烈们,或跋山涉水寻找组织,或殚精竭虑重建党支部,或倾尽家产参加革命,或舍生忘死成全民族大义。

陈列室的黑白照片中,先辈略显稚嫩的脸上写满坚定,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星光。“这些当年的热血青年,冒着杀头的危险秘密开展党的活动,他们对党的忠诚与热爱,着实可歌可泣!”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负责人丁士彬慷慨激昂地说道。

23岁的赵建民时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为了使山东省委能够尽快与中央取得联系。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赶赴500多华里以外的河南濮县,与中共河北省委代表、直南特委书记黎玉接上了头。

山东省委恢复和重建后,24岁的赵建民前往青岛组织工人运动,不料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守党的秘密,绝不泄露分毫。

1935年12月9日,震动全国的北平“一二·九”学生救国运动爆发。18岁的景晓村组织和领导了济南的学生救国运动,成立了乡师学生救国会,但活动遭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无情镇压。在白色恐怖下,景晓村转入地下工作,组织乡师党员和进步学生在学校附近农村开办了数处夜校,上文化课和讲解形势,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和爱国热情。乡师地下党组织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中共党组织在济南地下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最黑暗无助的暗夜里,是什么给了他们坚持的底气和信心?

聆听先辈的英雄事迹时,我听到的最多的字眼是“信仰”。信仰是人们自发对某种思想或追求的信奉敬仰。

在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乱世中,乡师的先辈们看到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的现实后,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他们发现共产党人能够以高远的历史眼光烛幽知著;能够以战略家的胸怀当机立断,能够拿出解决时代问题的办法。

于是他们选择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先进思想,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共产党员,其所以特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

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解放就是乡师先辈谋的“根本”和“大利”!胸怀这样的信仰,凭借这样的真理,共产党员们凝聚力量,浴血奋斗,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

九十年后,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教师”本已神圣,在前面加上“党员”二字,更是倍添荣耀。党员教师既是教师,又超越教师,因为有党性的光辉,又必须借助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立足于教育事业才能加以闪耀。

赓续红色血脉,我们要坚定心中信仰,握紧手中真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学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他们正处于三观的形成期,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落入孩子们的眼中,进入孩子们的心里,他会思考会判断,更多的是效仿。所以教师要时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真正的模范,榜样的作用,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

所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员教师要不断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将榜样精神与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教育是我们终身的事业,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作为党员教师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比赛,拓展视野,以赛促教。及时总结反思,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恪守师德。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爱的奉献,爱就是奉献。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坚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即将踏出这个院落时,我回首望去。

青砖灰瓦,庄严肃穆,我心景仰。

(刘欣)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