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之美 美在丰腴富庶的乡村
中国网 2023-07-17 16:16:12

农历六月,位于章丘南部山区的石匣村蓄势待发,即将进入锣鼓喧天的“沸腾”倒计时。

一座千年古村,将连同二十多座山峦、齐长城、明代石头院落、36眼泉、24座古桥一起,着一身色彩斑斓的清朝戏服,吼一声传承了三百余年的章丘梆子戏,盛情接纳四海八方来客。这是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石匣过半年暨乡村振兴戏剧节的专属“IP”。

在章丘,石匣村的火爆“出圈”不是个例。

全区890个行政村调减为525个,擎旗掌舵的不同类型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达到60余个,会同资源融合体、产业聚合体和治理共同体一道,为37个“强基”村、393个“创优”村、102个“示范”村保驾护航。

通过乡村再生,改变生活方式、寻找生命价值,时至今日,这样的改革正在章丘乡村发酵。

从创富到共富,这是一群懂得顺势而上的“农业新贵”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一家一户的增收账承载万家幸福,饱含深情牵挂。

想做一名追风者,首先要成为风。三涧溪村稳稳当当站上了风口,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一幅涵盖了古村落民宿群、农创园、冷藏物流基地等特色产业的乡村振兴蓝图渐次展开,村集体总资产由2018年的1.1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3亿多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2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2万元。

在章丘,三涧溪村只有一个,而三涧溪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却辐射了周边远近10个村庄,一个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应势而起。

“泉城百花园”田园综合体占地16700亩,以油菜花、向日葵、菊花等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的农业种植为基础,联合世界500强国药集团旗下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打造千亩联盟合作新型中药材种植基地,经过烘干、包装后,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今年4月9日,作为章丘“山水五镇,四季有约”节事系列活动首发,泉城百花园第二届樱花节浪漫启幕,园内近2000亩数十万棵樱花姹紫嫣红,樱花汉服游园会、大学生樱花音乐会、309营地预热快闪等活动陆续亮相,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火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曝光热度。

科技赋能下的智慧农业能够让家禽产业变成什么样子?3栋全自动化蛋鸡养殖车间,单栋养殖规模7万羽,日产富硒蛋近20万枚;无菌车间里恒温恒湿,人鸡分离,以灯光模拟阳光,除粪带将鸡粪定时清理,鸡蛋通过另外一条传输带自动“捡拾”……作为济南市养殖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蛋鸡养殖企业,目前只需要一个人就能饲养21万只鸡。短短两年时间,欣农山谷完成了生命科学研学版块设置、种养版块和采摘园区打造,单日可接待师生300人。车间每天所产鸡粪经过有机肥发酵后应用至采摘园区,前来基地采摘、就餐、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

项目集全自动化蛋鸡养殖、研学旅行、定点采摘、土地认养托管等为一体,已将蛋品“铺”至省内6个地级市、河北全境、天津等地,在盒马鲜生、济南华联超市、家家悦等大型商超上架销售,并与山东大厦、南郊宾馆、爱立颂蛋糕等中高端餐饮单位达成合作。

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欣农山谷吸纳石龙、梭庄、姜套、孙家、李三5个低收入村村集体入股、项目入股,共计入股714万元,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每年每村分红57.12万元,其中村集体增收40万元,群众增收17.12万元。

文祖街道水河村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将村里350亩地进行流转,每亩地增收400多元。与此同时,村庄立足资源优势,引进济南舜耕九州农业休闲观光有限公司,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560万元和社会资本5000万元,打造以学习教育、劳动实践、文旅康养为主题的“三大产业板块”。

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从土地里解放出来的村民们开始寻找家门口就业的机遇。借助劳务股份合作社,村里闲散的劳动力聚合在一起参与到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村两委和园区公司签订用工合同,村民成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朝九晚五上班族。

有了“以工代赈”为抓手,水河村干脆将产业收益“调节”成为联村共享模式,目前项目区已成功带动周边6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0万元。

新农人想出“金点子”,挑上“金扁担”。面对荣列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机遇,章丘乘风而上,“毫不手软”,一举建成各级示范样板村庄239个、和美乡村精品线路6条;加快建设国家级章丘大葱、省级泉城百花园、市级多彩农庄、区级东方商人4个田园综合体;重点打造4个齐鲁样板示范区;全域形成了南部“山水五镇”农文旅融合,中部汇聚优势资源多要素融合,北部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的三大特色片区。从创富到共富,这里俨然有一群懂得顺势而上的“农业新贵”。

最柔韧的力量  带来最深远的改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写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可以延伸成为:从乡土中能够读懂中国。

章丘乡村的魅力,来自一种柔韧的力量,或是善意的力量,或是文化的力量,或是情感的力量,颠覆了传统乡村的发展思路,拉近了人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让有能力的人投身乡村,自发去改变乡村的环境和生存现状。

这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的变革。

本地人更容易发现家乡的魅力,这种魅力也是乡村振兴的软力量。穿过普集街道桥子村的“五大门”,庄户剧团文艺志愿者正调弦试音,锣鼓响处,一出吕剧大联唱精彩开演。

自2010年以来,桥子村连续13年举办戏曲文化节,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随戏曲一同走入民心的,是村规民约、村风家训,是孝道清廉、移风易俗。

小戏台慢慢变成大舞台,乡村记忆博物馆、儒学讲堂、乡村“复兴少年宫”、农村书屋,成立“庄户剧团”,建成4处文体广场,更有党群服务中心、康养中心、农机合作社……

崇廉向善的文化融入村居好风景,文明新风吹进街头巷尾,日升月落中,“五大门”将浸润了几百年的老故事讲出了与当下这个乡村一同振兴的崭新寓意。

提起曹范,就不能不提到“阴天旱小米”。在民间被称为“阴天旱”的龙山小米是清朝四大贡米之一,香味浓郁、色泽金黄,籽大粒圆,煮成的米粥表面飘着一层黄亮的米油。

有了如此金贵的“宝贝”,自然不能浪费。南曹范村流转本村土地20余亩,建立“阴天旱”小米种植基地,投资20万元建设200平方米的小米茶汤加工车间,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闭环运营模式。同时,挖掘小米茶汤悠久制作历史,申请普利山茶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

既能卖出谷子、又能得到分红,村民们的增收路径顿时开阔。基于此,南曹范村继续“榨干”土地利用价值,流转闲置土地,拾起撂荒地,建立乡村振兴蔬菜种植基地、小麦玉米等优粮试种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蔬菜采摘,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万余元。

纵身入乡野,从想象到实现,振兴中的乡村由生活在此的人们因地制宜,一手“打造”,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枣园街道绣源北城社,区是一个由原东类、西类、前斜、后斜、吉祥、小义田6个行政村和刘官庄、前枣园2个自然村“多村融合”的新型城市社区。自2022年6月交房回迁后,这里共安置了3187户5596人。

铲平旧村,住进新房,村民变成居民,要想真正“和同为一家”,关键要实现“心”的融合。

在北城NO.4红枣驿站,门口高挂一个民意收集箱,驿站里存放着各类工具器械,供居民自行取用。驿站设置网格员,村民通过联系网格员获取动态密码,输入后开启驿站房门,简单便捷。而这样的便民网格驿站,也让村民找到了原来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感觉。

为了照顾好社区里的“一老一小”,绣源北城整合社会资源,成立“社区大食堂”,不仅让老人孩子吃上物美价廉的放心餐,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而且面向社会开放,兼顾周边居民、上班人群的日常就餐,为社区便民服务打开一条新思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成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多项日常保健便民服务,不仅提供日间照料“日托”服务,还能进行康复调养、精神慰藉、长期托养等服务,居住养老、艾灸、理疗、中医按摩推拿一应俱全,切实减轻了年轻人的一部分养老负担。

这一切,都由当地人努力完成。他们生活在这方氤氲着龙山文化的神奇土地上,对这里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让章丘多彩乡村将美好的生活之梦照进了现实,造就了一个更宜居、更充满希望、承载了无限的爱和自豪的美丽家乡!(图/文: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