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结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成为学院继港口机械智能控制教师团队后又一支获此称号的教学团队。
航海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依托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组建,致力于国际海事人才培养和教科研服务,拥有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两支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秉承“灯塔”精神和“螺旋桨”精神,深耕海事、逐梦深蓝、立德树人,有勇担建设“海洋强国”国家使命。在负责人孙增华带领下,团队紧紧抓住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大机遇,在打造世界一流航运品牌新征程中,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下海驾船、上岸授课、双师双能”的一流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敬业实干的国际化航海工匠,为我国现代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国育才,师德先行,奉献教育强国事业
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团队“匠心铸航”精神家园建设。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抓手,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评监督机制。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四有”好老师、最美教师等评优选树活动,讲好港湾特色船海师德故事。成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炳交“匠师工作室”,携手团队成员传承航海工匠精神,宣传海洋强国文化。团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2人次,成员获评全国交通行业教学名师1名、交通部高级船长1名、山东省优秀辅导员2名、山东省思政教学名师1名、青岛市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港口集团优秀共产党员1名,形成了风清气正、敬业爱生、廉洁从教的师德氛围。
德技并重,三全育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团队依据《STCW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培养国际化航海人才,秉承“以人为本、德技并重”的教学理念,构建航海类专业大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坚持在人才培养中融入航海开拓精神和航运前沿技术,完成教科研立项60项、编写教材15本、创建精品资源课程20门、制定轮机和船舶电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发挥港口企业办学优势,依托“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生态圈的“三方三地四对接”卓越航海人才培养体系、“党建+三全育人”模式和“认知-养成-评价”学生德育培养系统。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生技能大赛国赛获奖1项、船员技能大比武等其他省级奖项10项,累计为全球航运企业培养航海优秀毕业生7000余人,其中100余名已履职船长、轮机长职务。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勇攀航海技术高峰
团队面向航运发展前沿,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发展,围绕海上智能船、无人船、船联网等现代航海技术发展需求,成立船舶应用技术研究所。完成交通部“海船船员评估指南”“摩托艇等五类船培训标准”及“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共计5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8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8项。与企业共建智能航海协同创新中心,在通讯导航、船舶防污染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依托“智慧港口应用技术协同中心”,与山东岚桥港、青岛前湾港码头、哈尔滨工程大学协同开展航海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企业受益年均创效600余万元,社会效益达亿元。
立足船海,服务社会,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团队贯彻落实党中央“海洋强国”战略重要指示,服务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依托获批的国家海事局26项船员考试培训资质,开展各类船员培训,为社会年均输送1200余名船员,保障了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团队拥有海船船员适任评估专家18人,每年开展船员评估1000余人次;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运业发展,开展援外培训项目,完成孟加拉国海员培养项目和坦桑尼亚港务局现代港口运营管理班培训项目。依托获批的“山东省航海科普基地”“山东省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等优质资源,专业群年接待中小学及社会人员研学培训超过8000人次;团队打造的“逐梦深蓝”海洋文化宣教志愿服务项目在首届全国港口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学校连续多年获评“全国最信赖船员培训学校”称号,为海运强省建设、海洋文化宣传做出贡献。
搭建平台,持续培养,打造特色创新团队
坚持党管人才,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团队获评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基层党支部;团队带头人具有12年船上工作经历,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轮机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航海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团队成员39名,其中党员16名,船长、大副10名,轮机长、大管轮6名。建立健全专业(群)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培养制度,实施老中青“传帮带”机制,通过境外培训学习、“访问学者”“菁英梯队”等多种形式,持续优化团队人员专业结构,不断提升团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影响力。团队双师型占比100%,成员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34项。
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学院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在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改革创新能力和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在主动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师德高尚、下海驾船、上岸授课、双师双能”的教师团队建设,为培养更多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贡献。(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