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齐鲁杏林 探寻医者仁心|化繁为简 智慧赋能:威海市立医院持续优化群众就医“体验感”
中国网 2023-06-16 16:26:16

编者按:山东省卫健系统将百日攻坚行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中提出的自选动作和创新载体,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山东同步启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行动。即日起,特推出《问道齐鲁杏林  探寻医者仁心》主题报道,聚焦山东专项健康促进行动进机关、校园、社区、乡村的具体实践路径,展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亮点和突出成效,彰显群众卫生健康服务获得感,营造健康山东全民共建共享的积极氛围。

在威海市临港区台湾路南、威青一级路西,一座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刚刚“满月”,一举填补了文登、荣成、乳山交界处没有医疗机构的空白,这就是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

新建成使用的医院一定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在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现代化诊疗环境和威海特色海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体现威海特色的独特人文医院景观,布局更加合理,空间更加舒适。75台一站式自助机和4台机器人领医,将科技感变为“现实”。

自2023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医院配备的新一代气动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将预约、挂号、门诊、彩超、CT、核磁共振等全部纳入数字信息平台,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E-CT、DSA、生化流水线等先进医疗设备一起,为临港区10.58万常住人口的健康保驾护航;更有一站式病区办理入出院等暖心服务,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就医就诊。

创新理念 优势学科均衡分布

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由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威海市立医院负责管理运行。

临港管委与市立医院党委一起,紧密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要求和健康威海区域总规划,统筹布局、精心谋划,坚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设备一流”总思路,共同将优质学科向临港院区倾斜,将高端人才向临港汇集,在临港院区重点布局创伤骨、肿瘤(中西医结合肿瘤)、胸外、肾病、血液病、乳腺、甲状腺、胃肠外、心血管、神经内、消化内、呼吸内、肝胆外、神经外、急诊、重症医学、介入放射、放射物理技术等临床诊疗中心,汇聚了一大批各专业领军专家、医学博士等高端人才。

这是一次势在必行的突破,也是一次恰到好处的探索。

威海市立医院建院以来,经过多年建设发展,逐渐形成了由总院区以及肿瘤康复为特色的南院区、以甲状腺乳腺外科为特色的西院区构成的“一院三区”格局,较好满足了市区群众就医需求。

然而三个院区均在市中心区域及周边,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市域内群众就医需要进入市区才能就诊,交通、停车都不方便,且市区内已经没有发展空间,门诊、病房拥挤老旧等问题持续存在,制约了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

于是,新筹建的临港院区着眼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山东省创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骨科医学中心”“细胞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肿瘤一体化诊疗体系”“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着力提升临港院区疑难、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已经逐步形成和平路院区、临港院区、西院区以及临床研究(GCP)与教学培训中心、基础研究中心同步发展的“一院三区两中心”新格局,有力推动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分布。

科技赋能 医疗信息化提档升级

门诊药房里,智能标签、自助发药机一应俱全;检验科里,不同编号的智能穿梭车在沿着天花板上铺设的轨道有序运行;完整的HIS系统、智慧病房、气动物流、排队叫号等一系列医院专业信息化项目,使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采血中心旁边的全省首家智慧型综合实验室。医护人员将采血管塞进装有海绵的胶囊盒里,放入设置好的“传送带”中,短短几秒,采血管就被送进对应的化验仪器中。全过程不再需要医护人员“人工”运输,就连检验报告也实现了“云端”可查,实现标本在检验前后流转全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极大提升了实验室质量管控水平和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实验室相比,该实验室还可以对所有的检验标本进行全流程管理,从而确保所有的标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最准确的报告。”检验科主任辛晓文介绍说。作为省内首家智慧型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亚专业设置齐全,涉及临检、细胞分子和微生物等方面,可以覆盖门诊、病房、急诊及体液检验的全部所需。

化繁为简 优化就医体验感

办理住院手续、复印病历、核算住院费用、出院押金退还……以往这些让门诊、住院患者和家属千头万绪的手续,如今只需要一个微信服务号即可全部解决。

临港院区建成之后,医院将住院手续办理、住院缴费、住院信息登记等功能更好地整合至手机微信服务号上,市立医院临港院区已经实现了线上全流程自助入院办理。 

不仅是老患者,在门诊就诊的市民确定医生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即his系统开具了电子住院证后,同样不用再前往住院处排队办理入院业务,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即可轻松完成操作,就医更省时,入院更便捷。

在微信公众号挂号的基础上,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还提供了电话挂号、自助机挂号、人工窗口挂号等形式为市民就医提供方便。除自助机交费外,我们现在也可通过手机交费,实现门诊统筹报销。

“这台机器太方便了,缴费、检验报告打印、查询、志愿服务等都能在这一台机器上办理,我就不用再楼上楼下到处跑腿了。”一位患者家属说。

市立医院临港院区的住院患者遵医嘱可以出院后,通过医院微信服务号中“自助出院”的四步走:验证患者信息、选择住院记录、出院申请、出院成功,在病床上点点手机,就可以提包回家。患者及家属不需要再到住院处提交相关证明,退押金或者补交住院费,所有的手续全部在手机上完成,患者提交了申请经过后台审核后,剩余相关费用也会原路退还。

除了手机实现自助出院手续办理,在病房护士区内设置的自助机上,同样可以进行自助出院手续办理。自助机系统还为患者或家属提供了相关住院服务的查询,比如药品、耗材、医疗项目的使用清单,并根据要求提供了收费标准查询,患者可以在自助机上进行住院预交金充值、住院明细查询,住院费用更明白更清晰。

考虑到很多患者出院后,再次到医院复印病历、获取发票并不方便,市立医院临港院区开通了病历、发票、住院费用明细等复印邮寄服务,出院患者若有需要医院协助提供上述资料时,只需登录医院的微信服务号,填好相关信息,便可线上申请资料复印和相关资料邮寄到家,不必专程来医院排队等待,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

医疗健康保障不能只是“坐等”病患上门,还要积极走出去、走下去。对此,医院党委书记带队走访全部临港区乡镇卫生院对接健康保障能力提升需求。在临港管委的支持下,针对乡镇医院专业人才、医技检查、品牌声誉等薄弱环节,初步形成派驻专家定期坐诊、常态化远程会诊、医技系统资源共享、一体化进修培训、落实双向转诊等多项紧密型医联体共识并启动落实。

同时,通过党支部活动、义诊、巡诊、主题健康日、志愿者活动等不同形式将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到基层,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并指导开展慢病管理,不仅让乡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让基层卫生院能力得以持续提升。

下一步,威海市立医院继续落实区域卫生规划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聚焦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扎实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真正做到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